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万敏1,2,邵锐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鱼类维生素D3代谢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陶冶1,朱健1,2,李冰1,2,侯诒然2,封功成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氮、磷收支的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梁家铭,庞亮,董胜(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新型网箱浮架系统水动力分析及系泊方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施威扬,袁明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ChIP-seq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孔祥福,贺艳,宋伟豪,孙敏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氏平鲉MyoD1s基因的鉴定及其调控成肌细胞分化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部雪娇1,2,韩宗珠1,2,翁立猛3,来志庆1,2,刘明1,2(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黄金集团青岛黄金有限公司).华北东部青岛地区煌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马芊1,2,林霄沛1,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潮源区次表层的低频季节内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菲1,2,3,孙治宏1,王宏1,2(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宁波大学宁波市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北极高密集度冰区海冰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极端低值事件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哲1,2,于瑞海1,李海昆1,马培振1,李玲蔚1,王永旺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苗种室内人工培育模式的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开荣1,毕乃双2,杜小康1,凡姚申1,谢卫明3,于守兵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DSC模型的黄河入海流路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彦君1,2,王云鹏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金锡杉中紫杉醇合成途径GGPPS和TDC1的基因序列与时空表达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晓艳1,马季1,2,王际英1,李宝山1,黄炳山1,郝甜甜1,王成强1,宋志东1,李培玉1,孙永智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鱼溶浆粉在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韩萃1,魏发奕1,李丽1,2,董双林1,2,高勤峰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养殖虹鳟体内土腥味物质分布及其与水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梦娅,金超凡,张奉燕,黄可佳,贺艳(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氏平鲉肌肉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崔廷伟1,2,张杰3,马毅3,刘荣杰3,肖艳芳3,陈晓英3,韦云宏4,秦平4,牟冰4(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与遥感研究室;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北冰洋卫星水色遥感观测能力评价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戚乐华1,2,刘保华3,阚光明3,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几种粗糙散射理论对海面中频后向声散射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解晗1,2,郑小童1,2,龙上敏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国际极地环境研究实验室).全球变暖背景下赤道太平洋温跃层的快慢变化特征与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晓磊1,2,马路宽1,张红1,陆杨1,陈安铎1,张淑玉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应用声、光学仪器原位观测海底浮泥层动态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博涵1,李岿然2,戎慧敏1,相壮壮1,白洁1,3,赵阳国1,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活性炭对海水养殖废水处理中动态膜污染的控制过程与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艾庆辉1,2,陈梦然1,2,陈秋池1,2,麦康森1,2(中国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eipin基因对动物脂肪储存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赵广健1,翟德设2,于日磊1,3,4,李以诺2,李俪1,3,4,徐锡明1,3,4,初燕燕1,3,4(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广东万年青制药有限公司;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苦木注射液成分抑制SARS-CoV-2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许安迪,陈学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全球海洋潮汐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戈辉1,2,吴玮1,2,邸铭洋1,2,王长城3,杨桂朋1,2,丁海兵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迪申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两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电泳胶电泳特性及保质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常宗瑜1,2,于振江1,郑中强1,冯展霞1,张嘉坤1,孙秀军1,王攀峰3(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重点实验室;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波浪驱动推进机构的最优水翼倾角的确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红军1,2,潘光来2,曹磊3(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单向流作用下伞式吸力锚基础的冲刷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邰伟鹏1,2,李浩1,张炳良3,王春4(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绒螯蟹背壳特征识别及其算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曹逸飞1,李小姣1,曲伟华1,茅云翔1,2,杜国英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激光显微切割条斑紫菜叶状体的参数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韩力挥1,张伟1,2,罗泉2,梁雅静2,吕雪峰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盐胁迫蓝细菌诱导相容性物质积累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