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大朋1,严谨1,赵博文2,朱克强3(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全附体潜艇的PMM仿真实验[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张盛坤1,徐进虎1,孙雪倩1,刘怡君1,李丽1,2,李文升3,庞尊方3,田相利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氨氮急性胁迫对斑石鲷幼鱼行为模式和血液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安龙1,2,耿天成2,徐兴雨3,郭席君4,王盼盼2,徐继尚1,2(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西南分公司).基于莱州湾浅层海床土工特性的方形人工鱼礁场址适宜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贺万阳1,2,刘茜1,张劲1,3(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日本富山大学理学部).胶州湾冬季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人为活动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陶泽鑫1,李建龙2,温海深1,李超3,孙冬磊1,陈基伟1,李昀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海洋生物系;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乌鳢glob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鳃和鳃上器官中的表达模式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张静华1,2,江文胜1,3,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表外强迫效应对连续层化流体中先驱内孤立波生成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Li Yingrui,Su Lin,Guo Baoshan,Xu Kefeng,Zhou Shun,Xiu Yunji(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Marin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National Oceanographic Center).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Regulation Role of miR-144-5p in Intestinal Immunity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Mu Cuimin,Ren Xianyun,Li Jian.Immune Response of the Ridgetail White Prawn Exopalaemon carinicauda After Exposure to the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minimum[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雯1,李予国1,2,段双敏1,韩波3,罗鸣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基于杜宾-沃森统计量的大地电磁一维反演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曹学睿1,2,3,马辉4,徐明林1,2,刘凯华1,2,皮君涛1,2,周波1,2,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柔性网衣结构变形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薛佩佩1,2,王栋1,2,郑敬宾2,罗成喜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平荷载作用下砂土中非柔性桩的p-y曲线修正[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施劭瑜1,2,杨波3,江文胜1,2,于格1,2,王有霄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利用类型对滨海城市复合淹没的影响 ——以象山县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程庚1,徐成勋1,李永国1,李琪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6-DMAP和低渗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吴潇平1,2,赵广涛1,徐翠玲3,4,来志庆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东南太平洋秘鲁海盆DEA区浅层埋藏型铁锰结核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杨翔昊,郭威,孙翠竹,李媛媛,徐功娣,李锋民(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部分碳化NH2-MIL-101(Fe)的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比色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李爱峰1,2,闫业举1,邱江兵1,2,李敏1,付艺蕾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毒素BMAA的生物合成、食物链传递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朱文斌1,2,刘文博1,2,戴乾1,2,卢占晖1,2,王晶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渔业捕捞产量的监测渔船数量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慧芳1,郭秀军1,2,3,吴景鑫1,李波1,孙浩1,丁冠涛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垃圾场填埋气泄漏过程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效能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振辉,邢泽宇,李欣怡(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脂肪酸在动物性腺形成、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于源1,高咏卉1,朱天蒙2,李纪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杜克大学).两种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型在长江口毗邻海区的应用比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管晓伟,王冬梅,陈睿,曲伟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条斑紫菜SO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温度和失水胁迫下表达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农庆琴,王媛媛(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于目标端影响模型与次模性的预算分配博弈问题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葛茂昆1,常宗瑜1,2,郑中强1,姚志鹏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半潜式平台垂荡响应抑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崔锡钦1,董文彬2,臧文坤1,徐宙3,徐晓飞4,陶威4(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启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农村局).波浪引起海床内部孔隙迁移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王龙斌1,泮淼军1,王明阳1,王润泽1,李丽1,2,董双林1,2,李卫东3,田相利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碱度长期胁迫对花鲈肾组织转录组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伟萍,付民,张海燕,李欣(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改进的WOA-VMD算法在水声信号去噪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潘渊博1,孙秀俊2,郭贺1,林忠洲1,徐建峰3,周成旭1(宁波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福建省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围隔生境下养殖密度对菲律宾蛤仔生长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志雯1,何真1,邹亚文1,杨桂朋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南海东北部及吕宋海峡邻近海域海水和大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分布与海-气通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晓1,冯秀丽1,王栋2,3,裴会敏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岩土工程研究所).基于大直径三轴试验的钙质砂相对破碎率公式修正[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马旭红,张艳红,李敏,李克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陆源DON亲水和疏水组分对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