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敏1,徐敬争2,刘文菁3,徐萌1,徐经纬4,高苹1,罗晓春5(江苏省气候中心;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华东沿海稻麦轮作区生态系统能量闭合度和CO2通量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林志敏1,MUHAMMAD Umar Khan1,2,方长旬1,2,林文雄1,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化感作用类型:中国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奚云霄1,刘静2,常明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节水灌溉对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 ——基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调节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徐萍1,2,杨宪杰3,邓学斌4,杨震3,孙彦玲5,张正斌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驰象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遁耕分层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杨天一1,2,王军3,张红梅4,李镕基1,2,张玉翠1,沈彦俊1,2(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省供水总站).基于单作物系数法的华北平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蒸散规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陈思,阎凯,何永美,湛方栋,祖艳群,李元,陈建军,李博(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遮阴对伴矿景天Cd、Pb、Zn累积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方一舒1,2,艾东1,2,羊玉婷3,孙玮健4,戴瑶1,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根特大学地理系根特9000;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高自然价值农田识别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刘志铭1,司雨1,2,姚凡云1,郑培峰1,2,兰天娇1,2,吕艳杰1,2,王永军1,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提高东北春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足迹的优化综合管理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朱旺生1,戴军1,陈乃东1,王佳宏2(皖西学院植物细胞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系).锌处理对霍山石斛花瓣挥发油、非挥发性有机物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李晓波1,2,KAZANCI Caner3,4,张婧1,范如芹1,马倩倩2,3,杜建军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省普通高校农业产地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佐治亚大学工程学院佐治亚州30602美国;佐治亚大学数学系佐治亚州30602美国).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马健1,虞昊2,罗小娟1(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农业绿色发展视角下美国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与政策启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3期
-
常芳娟,张贵云,张丽萍,吕贝贝,刘珍,范巧兰,姚众(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陆1,2,曹玉博1,2,王惟帅1,张新媛1,王选1,3,姚培清4,刘双5,王红5,马林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沧州市青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畜牧总站).鸡粪添加对蔬菜废弃物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韩婉雪1,2,王凤花3,柏兆海1,李文彦1,2,王新珍1,马林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畜禽粪便堆放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细菌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陈梦蝶,崔晓阳(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土壤有机碳矿物固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曹佳萍,张黎明,邱龙霞,邢世和,马丹(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于稀疏样点的南方丘陵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制图[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李伶俐,李江文,钟守琴,杨朝现,魏朝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地形复杂度的重庆市耕地“宜机化”改造适宜性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边振兴1,初琢明1,张宇飞1,佟昊轩1,于淼2(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农户认知、景观异质性与地表节肢动物的关系*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佳莹,李扬,王靖,胡琦,黄明霞,刘霞霞(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品种和气象因子对马铃薯主要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佩1,高苹1,谢小萍1,拉巴2,江旭3,陈诗瑶4,吴洪颜1(江苏省气象局;拉萨市气象局;美国塔夫茨大学;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不同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估算方法研究* ——以江苏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杨陆可1,王浩1,高钰杰1,严雪1,母丹1,林文雄1,方长旬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水稻OsMYB57基因表达的调控与其化感抑草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周洪印1,2,张仕颖1,2,赵乾旭1,李秉轩3,包立1,2,岳献荣1,夏运生1,2(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齐老乡政府).有机氮和土著AMF对辣椒||菜豆生长及竞争力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晓龙1,张玉翠1,石嘉丽1,2,王妍1,2,3,沈彦军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非参数化蒸散发估算方法在华北灌溉农田的适用性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郑孟静,张丽华,翟立超,董志强,贾秀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限水灌溉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
高成安1,2,毛奇1,3,万红建1,姚祝平1,周国治1,阮美颖1,王荣青1,叶青静1,陈双臣3,程远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园艺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不同贮藏温度对绿熟期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