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曼玉1,李金朋1,易力2,汪洋1(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耐药机制[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李兴1,2,欧一新1,2,康前进1,2,白林泉1,2,邓子新1,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代谢与发育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抗细菌药物默诺霉素的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牛艳婷1,王帅涛1,成娟丽1,林金水1,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铜绿假单胞菌锌离子摄取系统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王冰,吴红霞,仇华吉,孙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工厂:病毒复制的关键场所[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杜艳娇,田瑶,袁志霄,杨明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果蝇肠道共生菌对宿主作用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陈柔珂1,2,吕永新1,2,张欢欢1,2,宋庆浩1,2,徐俊1,2(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内源III-B型CRISPR-Cas系统构建超嗜热火球菌Pyrococcus yayanosii A1的基因敲降系统[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袁梦1,张雯2,胡鹏威1,俞慕华1,陈辉1,徐丽2,高源2,朱兵清2,段永翔1,邵祝军2(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基因组序列的脑膜炎奈瑟菌分型方法[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张宏1,李颖杰1,王文颖2,王禄山1(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硫循环网络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周煜琦1,张照婧1,位光山2,3,张政1,邓晔1,4(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下海岸带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程澳琪1,康卫华1,李为1,余龙江1,2(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资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溶区土壤微生物驱动的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邓文芳1,2,吴佳鹏1,洪义国1,刘晓晗1,2,胡耀豪3(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反硝化过程及其驱动的N2O产生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卢园园1,2,陈龙照3,余倩怡2,程超2,程扬健1,2(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诱导矿化回收稀土离子La(Ⅲ)[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刘忠林,刘一凡,林丹丹,周蕾,牟伯中(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暗黑菌(Atribacteria)的环境分布和功能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静,张宝刚,刘青松,韩亚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电材料强化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东1,肖娴1,2,孙波2,梁玉婷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热增加下黑土细菌群落共生网络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泽铭1,李传虹1,马巧丽1,李千雪1,魏亚茹1,赵吉1,于景丽1,希尼尼根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湿度盐度pH协同驱动锡林河景观疣微菌群空间异质性[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平,谭添,刘韩,王和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水微生物功能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赵婷1,陆现彩2,殷哲2,崔向杰2,刘欢2,李玉妹3,冯抗抗1,李娟2,张冬梅1(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卢氏和江西宜春两处锂矿山地表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严嘉慧1,2,3,周岐海1,胡林安2,3,钟菊新2,3,李强2,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不同演替阶段岩溶石灰土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黄建蓉1,高磊2,李丽2,李文均2,3,蒋宏忱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咸海湖泊退缩对岸边土壤真菌和植物内生真菌的影响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郑春菊1,2,陈曼佳3,童辉3,孟方圆1,2,吕亚辉3,刘承帅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微生物驱动硝酸盐还原耦合亚铁氧化成矿过程的锌胁迫[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鹏1,吴莹1,刘素美2,3,王晓娜1,戴金龙1,叶祁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杨泽胜1,2,陈国俊2,张相杰2,程宽2,龙明亮2,刘同旭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微生物介导硝酸盐还原耦合亚铁氧化过程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术艺1,冯旗1,董依然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环境和生物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封存二氧化碳与深地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刘薇1,李啸宇1,何环1,陈子豪1,陈凡1,王江泽2,刘健2,陈林勇2,黄再兴1(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煤炭加工与清洁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tomaculum reducens ZTS1厌氧降解昭通褐煤[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张露1,2,邵锐1,2,潘鑫1,2,王绍平3,王广成3,李伟3,岳正波1,2,王进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一株耐酸微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锰离子胁迫的生理响应[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毅1,2,党研茹2,任雪冰2,察倩倩2,秦启龙2,夏呈强3,冯焱1,李宏1,张锋1(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马里亚纳海沟可培养水生细菌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