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细江(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技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迈向合作的多元治理[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马晶梅,赵雨薇,肖艳红,贾红宇(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制度迎合视域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战睿1,2,王海军1,孟翔飞1,3(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警察学院).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中集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刘云,张孟亚,翟晓荣,杨亚宇(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孙丽文,李少帅(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多层次分析框架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蔡劲松1,谭爽2,武佳奇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关键科技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甘水玲1,刘晋元2(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技人才开发质量评价及障碍度因子诊断 ——基于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董银果1,张琳琛1,2,王悦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植物育种创新的协同演化 ——基于历史回顾和文献综述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付玉梅1,张丽平2(汕头大学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能否促进科研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袁景蒂(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科研人才评价理论·反思·重构 ——基于工具理性与对话理性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徐示波1,2,贾敬敦2,仲伟俊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马爽1,蔡笑天2,Songlin Chen3(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学院).3D打印驱动的供应链决策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杨瑾,于妍惠(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基于逆向研发外包的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鲍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法院研究院).数据平台下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形态的优化 ——从软法对硬法的嵌入谈起[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冯云昊,曹迪,吴金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美典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比较分析 ——以两个增材制造研究院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张九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从基因编辑工具中的专利争议看研发竞争[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王高峰,杨浩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异质性R&D人员时空分布差异比对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3期
  • 李灯华1,2,3,许世卫1,2,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及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许珍珍1,赵晓峰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差异化的实践形态、形成原因及其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邓岩,陈燕娟(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种源 “卡脖子”风险的化解路径 ——基于全球17个国家种业国际竞争力的组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孙国强1,胡小雨2,邱玉霞2(山西财经大学组织创新与网络治理研究中心;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网络与数字经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严锦梅1,刘戒骄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系统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作用 ——基于美国和日本的创新实践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刘萱,张旸(张旸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章梅芳,张馨予(张馨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大力发展科学普及[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李响1,齐欣2(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馆).博物馆如何利用实物资料弘扬科学家精神[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李响1,殷林森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财税金融政策如何驱动科技创新发展 ——基于上海1979—2020年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郭俊华,黄嘉宜,徐倪妮(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扩散机制研究 ——面向282个地级市的事件史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曹阳春1,2,张光宇1,2,欧春尧1,2,张瑶1,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演进特征分析 ——基于锂离子电池案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薛佳慧,彭华涛(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创新投入、国际人才流动与国际创业 ——基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马健铨1,何光喜2(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界与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