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仇晓春,肖龙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现象学意向性转向及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意义[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王竹立(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放大学如何打造真正的“互联网+大学”[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肖静(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线课堂互动中教师身份认同模糊化及其重构[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颜荆京,李钦芳,梁林梅.基于案例的教师教育类MOOC课程大作业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余胜泉,陈璠.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林琳,沈书生.设计思维与学科融合的作用路径研究——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素丽,徐晓东.教育数据资源服务的策略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平台生态系统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郑旭东,饶景阳,陈荣.STEAM教育的本体论承诺:理想的追问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胡翰林,沈书生.生成认知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从概念的发展谈起[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段茂君,郑鸿颖.深度学习:学习科学视阈下的最优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刘丽,马池珠,韩晓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智慧生成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侯春笑,田爱丽.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公众关注与反思——基于知乎,微博平台话语的扎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孙立会,王晓倩.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的计算思维评价框架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秘书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第三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 杰出贡献奖评选结果[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柳立言1,秦雁坤1,闫寒冰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典型案例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章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丁美荣1,王同聚2(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广州市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学中“知识建构、STEM、创客”三位一体教学模型的设计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杨鑫1,解月光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时代课堂变革图景:智慧课堂及其构建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李红霞1,赵呈领1,疏凤芳1,黄琰2,上超望1(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促进学习的评价:在线开放课程中同伴互评投入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刘和海,程程,戴濛濛(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主学习何以可能:“学习强国”启示下的平台学习之策[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郭利明,杨现民,张瑶(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市智能教育工程研究中心).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五维支持服务框架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柴阳丽1,陈向东2,陈佳雯2(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CSCL 中的团队反思及其支架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景玉慧,沈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理解学习空间:概念内涵、本质属性与结构要素[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单迎杰1,傅钢善1,王一冰2,王改花3(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岛莱芜一路小学;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基于反思文本的慕课学习情感体验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梁凯华1,黎加厚2(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极简培训:提升教师获得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新方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