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冠1,林云2(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主编观点[J].移动通信,2022,第4期
-
齐峰1,岳殿武1,2,孙玉1(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6G的智能反射面无线通信综述[J].移动通信,2022,第4期
-
王美玉,林云,司光振(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迁移学习在6G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综述[J].移动通信,2022,第4期
-
陈雷1,2,丁明玲3,鲁帆1,2,姜华1,2,樊勇1,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市电磁兼容与天线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评测中心).多探头球面近场天线测试效率提升方法[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杨艳,张涛,李福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院).5G高铁网络新架构及天馈发展趋势研究[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乔艳丽,田磊,李志军,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低轨卫星传播特性仿真与分析[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王萌,彭玉婷,马慧锋(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调制的漏波天线设计[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吕思涵1,何宇奇1,赵鲁豫1,2,张璐2,凡泽兴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的5G毫米波天线(阵列)实现与性能评估[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狄皓月1,陈文华2,吕关胜2(优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高效线性氮化镓射频功放芯片模组研究[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刘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站天线效率相关技术研究[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郑洪振,高黎明(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多频多波束龙伯透镜天线在海域覆盖场景下的应用[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熊英健,刘木林,岳彩龙,高永杰,付聪(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适用于FDD+TDD基站天线阵列的多天线共存方式[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董佳,曹景阳,王桂珍,邓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基于天线波束形态设计的5G高铁沿线覆盖方案[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李立忠,王程,王来军,陈伟(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国外ATG网络进展及余割平方波束ATG地面天线设计[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胡春雷,侯佳(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VoNR无线覆盖能力研究[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修韬1,詹学丰2,姜航1,程潇鹤1,姚远1(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W波段双圆极化天线研究与设计[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李聪1,刘旭2,刘佳1,刘云峰1(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5G室分智慧化融合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王恩钊,李勇,王世琦,于卫东,赵腾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基站天线交叉极化比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安涛,何明宪(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双碳目标达成与移动通信基站节能减排技术的探索[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移动通信》编辑部).征稿简则[J].移动通信,2022,第3期
-
刘珊,黄蓉,王友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5G URLLC技术应用[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牛娇红1,2,方琰崴1,2,何伟1,马驰容1,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AI在5G行业专网的应用场景和使能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林琳,朱斌,王光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基于5G-A通信感知融合的能力开放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徐霞艳,张宏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小数据传输增强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张梦洁1,2,杨立1,2,黄河1,2,魏浩1,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5G-Advanced演进的移动性增强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李南希,朱剑驰,郭婧,尹航,佘小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NR覆盖增强方案及标准化进展[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刘胜楠1,林佩1,蒋峥1,佘小明1,樊渭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NR系统双连接和移动性增强技术[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
刘吉宁,刘少聪,刘大洋,唐国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4.9 GHz异帧隔离间距研究[J].移动通信,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