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光辉1,徐仲元1,2,任云伟3,冯帆1,薛吉祥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孔兹岩带古元古代中期构造背景:来自卓资地区~2.2Ga紫苏碱长花岗岩的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程小鑫1,2,吴鸿翔1,2,孙大亥1,3,黄伟康1,2,陈汉林1,2,林秀斌1,2,朱孔阳1,章凤奇1,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纪基性岩浆侵入事件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高鹏1,唐立梅1,陈灵1,田原2,方银霞1(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南极北维多利亚地难言岛闪长质岩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季根源1,2,江思宏1,张龙升3,刘翼飞1,张莉莉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大兴安岭南段毛登高分异碱长花岗岩成岩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李冰1,2,陈宣华1,2,王增振1,2,胡道功3,孙玉军1,2(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南祁连哈拉湖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侵入事件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李诚浩,张宏福,陈安平(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东昆仑早古生代变质演化:来自浪木日石榴斜长角闪岩的记录[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张帅1,王超1,郝江波1,李航1,朱小辉1,2,喻遵谱1,孙晓奎1,靳梦琪2(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祁连党河南山-木里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杨智荔1,2,3,张晓晖1,2,高延龙4,袁玲玲5,薛富红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部西乌旗晚石炭世辉长岩-花岗岩系列: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唐源,陈丹玲,任云飞,王海杰(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北秦岭造山带西段早古生代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王娟,张妍,宋传中,石永红,侯振辉,王智慧,彭春蕾(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石榴石钇(Y)元素电子探针分析及应用 ——以佛子岭石榴云母片岩为例[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李源1,2,颉颃强1,董春艳1,王世进3,万渝生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鲁西沂山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高级深熔混合岩的源区特征[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杜建国1,2,仵柯田1,2,孙凤霞1,2,崔月菊1,李静3,王昌盛3(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防灾科技学院).隐爆角砾岩 ——古地震的一种成因标志[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陈雷,闫臻,付长垒(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柴北缘托莫尔日特滩间山群碎屑岩组的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分析[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吕鑫1,2,于晓飞1,2,杜泽忠1,2,康凯3,杜轶伦1,2,王春女1,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北山南带晚泥盆世岩浆事件: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体系约束[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白荣龙1,2,虎金荣3,赵甫峰4,岳雅慧5,周慧玲6(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地质调查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北山造山带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石炭纪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岩浆演化研究[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尹锋1,陈鸣2(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岫岩陨石坑撞击角砾岩的岩相学和冲击变质特征[J].岩石学报,2022,第3期
-
赵正1,陈毓川1,2,王登红1,李建康1,刘善宝1,陈振宇1,郭春丽1,王平安1(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华南中生代动力体制转换与钨锡锂铍铌钽稀土矿床成矿系列的叠加演化[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郑瑜林1,2,赵正1,张长青1,李宏伟1,3,李彪4(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阳储岭两期岩浆活动与钨成矿作用的关系:来自黑云母地球化学的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赵文,张怀瑾(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江西香炉山钨矿床矽卡岩矿物和成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赵芝1,王登红1,邹新勇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寨背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多类型稀土矿化及其成因[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凤永刚1,2,梁婷1,王梦玺1,张泽3,郝媛媛1,岑炬标1,董紫艳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东秦岭花岗伟晶岩中电气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韦春婉1,许成1,2,付伟2,易泽邦2,李卓骐1,石爱国1,范朝熙1,匡光喜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稀土元素在岩浆和水热系统的实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于志峰1,2,赵正2,王艳丽3,祝新友4,尹政1,李宏伟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中色紫金地质勘查(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瑶岗仙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研究[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严加永1,2,3,吕庆田1,2,张永谦1,2,刘卫强4,王栩1,2,陈昌昕1,2,徐峣1,2,刘家豪1,2(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江南造山带深部边界及成矿制约:来自综合地球物理的认识[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熊欣1,丁欣2,李建康1,李鹏1,邓静仪1,2,张珈铭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川西甲基卡花岗伟晶岩的锂铍成矿作用过程 ——来自308号脉流体包裹体的约束[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严清高1,2,李建康1,李超3,陈振宇1,熊欣1(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川西扎乌龙-青海草陇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张永谦1,2,吕庆田1,2,严加永1,2,徐峣1,2,林吉焱3,皮娇龙4,陈淼1,2,张文文1,2(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与成矿启示:基于广昌-浏阳剖面接收函数的认识[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郭娜欣1,刘善宝1,陈振宇1,蒋胜雄2,李宏伟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江西崇义铁木里碱长花岗岩中铌和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
张昆1,2,吕庆田1,2,满祖辉1,2,3,兰学毅4,郭东4,陶龙4,赵金花1,2(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徽省勘查技术院).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成矿系统深部背景和过程的电性结构约束[J].岩石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