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解盛1,2,李国旗1,2,宋立肖1,2,谢博勋1,2,王雅芳1,2,刘星1,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布麻CesA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莫继有1,兰俊1,罗建中2,吴满芬1,彭智邦1(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尾叶桉与窿缘组树种间杂交种的生长特征[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关淑文1,2,王毅2,郝佳波2,原晓龙2,陆斌2,李贤忠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竹叶花椒ZaGGPPS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张良波,王旋,钱成旭,刘志雄(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甜荞FeFUL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郑威1,孙文文1,董学明1,张秋颖1,于雪飞2,陈宁1(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龙眼DlPSY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杨署光1,杨秀光2,史敏晶1,邓小敏1,晁金泉1,李言1,张世鑫1,田维敏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丰度比较[J].广西植物,2021,第4期
  • 仇晓玉1,2,3,徐知远4,土艳丽5,罗建1,2,3(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在不同生境的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李孟凯1,陈学达1,夏晨曦1,邢震1,罗艳2(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中国兰科二新记录种[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覃俏梅1,吴林芳2,叶华谷3,曾飞燕3(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州林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江西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古桑群宗1,拉多1,郭应杰1,2,向明学1,3,武俊喜3,4,潘影4,张燕杰4,李石胜1,达文彦1(西藏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河流域亏组山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特征研究[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何荣晓1,2,雷金睿3,杨帆1,2(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省热带特色花木资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口市湿地保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遥感植被指数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以海口市主城区为例[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王世雄1,2,3,夏婷婷2,王孝安3(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贵州大学林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土高原油松和辽东栎林下植物β多样性差异及影响因素[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潘跃芝,赵玉娟,龚洵(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异叶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历史动态研究[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王文采1,杨宗宗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氏植物标本馆).新疆翠雀花属三新种[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全东丽1,2,宋亮1,3,沈婷4,吴毅1,李苏1,3,卢华正1,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Institute of Botany University of Liege).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的组成与多样性格局[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杨荣荣1,2,3,曹广超2,3,曹生奎1,2,3,兰垚1,2,3,张卓1,2,3,陈治荣1,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南坡主要河谷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洪柳1,2,余夏君2,3,吴林1,2,牟利1,2,李小玲1,2,王涵1,2(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鄂西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 ——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郑英茂1,刘立斌2,李成惠1,韦博良3,倪健2,于明坚3,刘菊莲1(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国亚热带次生林乔木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初探[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刘家奇,付孟娇,吴海洋,田斌(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基于叶绿体DNA的黄土高原特有植物蕤核的谱系地理学[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路兴旺1,2,刘博1,2,陶小燕1,2,窦全文1,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同域分布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吕安琪1,李东海2,杨小波2,吴律欣1(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三亚滨海雨林、半落叶季雨林到落叶季雨林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种间联结研究[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杨崇仁,张颖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古代印度三果浆的传入及其影响[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吴叶慧,杨锦荣,赵利清(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小柱芥属植物分类及地理分布研究[J].广西植物,2021,第3期
  • 肖祖飞1,2,张北红1,张琴1,马一丹1,金志农1,张海燕1,李凤1,吕雄伟1(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樟树繁育与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不同种源樟树叶片形态特征及生长差异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龙正莉1,杨立新2,杨蓉3,郎八一2,王娟4(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牡丹组植物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与考证[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王丹丹,黄妍,周中政,李婷婷,吴发明,姚秋阳(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不同浓度硒酸钠对茶树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柴胜丰,付嵘,邹蓉,唐健民,史艳财,韦记青(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不同钙离子浓度对喜钙和嫌钙型金花茶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吕朝燕,高智席,严羽,王利霞,魏英,叶丽,卢珊珊,张琴(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干旱-复水对两种石斛属植物叶水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沈宗芳1,2,陆添权1,张志荣3,蔡传涛1,田波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槲蕨属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 王艳1,赵懿琛1,赵德刚1,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茶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杜仲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J].广西植物,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