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昭岑1,韩孟奇2,许为斌1(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一新异名[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任雨敏,孟巧巧,王煜,马丹炜(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叶桉挥发物对蚕豆细胞毒性效应及信号调节[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褚晶,田晓芹,陈世华,郭善利(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外源褪黑素对小麦幼苗生理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叶琦1,2,潘靖宜1,2,张敏1,2,伊贤贵1,2,王贤荣1,2,李蒙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山樱花品种间花色差异的代谢组学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朱一民1,2,李婷1,2,景宇杭1,2,曹洪麟1,3,2,叶万辉1,3,2,沈浩1,3,2(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八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光强的响应[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朱秀红1,杨会焕1,于宏2,韩钰1,任方方1,茹广欣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市林业科技示范中心).GA3对NaCl胁迫下‘泡桐1201’幼苗生理代谢及离子吸收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任正涛1,李世刚1,李宇然2,3,李萍萍1,王秋萍2,3,王焕冲2,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苋科(广义)入侵植物墙生藜在中国的新记录[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唐世梅1,2,3,4,蔡文淇1,3,张大毛1,3,陈倩如1,3,李炎林1,3,田代科2,4(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研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光照强度对三个虎耳草观赏品种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杨甲甲1,2,杨米连1,2,胡彦如1(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钟PRR蛋白促进拟南芥幼苗中花青素的合成[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李婷婷,段耿婷,张澜,王丹丹,吴发明,姚秋阳(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党参生长、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张小丽1,2,陈泽柠1,2,武正军1,2(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气候变化情景下少花蒺藜草在中国的分布区变化[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黄婷,唐梦,陈晓丽,李卜宇,张雪梅(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种栎属青冈亚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陈增焰1,2,陈灿1,2,袁锋1,2,江传阳3,金学伟1,2,陈子川1,2,林晗1,2,吴承祯2,4(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武夷学院).施盐和磷对台湾相思幼苗光合作用及养分特征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郑熊,叶文伟,赵从举,梅敏华(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东寨港两种红树植物旱季和雨季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袁锋1,2,罗倩1,2,夏心慧1,2,潘国营1,2,李茂瑾3,江传阳4,苏亲桂3,陈灿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福建省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盐磷胁迫对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覃雯1,尹立伟1,胡婷1,杨春成1,武琳2,黄祝1,胡雅楠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功能配合物重点实验室).野生茯苓鉴定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周婉敏1,2,林若宜1,3,刘楠1,任海1,徐贝贝1,2,简曙光1(中国科学院海岛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人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李清韵,唐倩雯,陈冠群,申晓辉(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两个八仙花品种花色苷的提取、鉴定和理化稳定性[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李喆1,黄媛林1,朱俊华2,胡文进3,王巧贞1,黄庶识1,潘信利1(广西科学院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花老鼠簕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候师师,梁考云,高程海,蒋翠萍,唐倩倩,刘永宏,易湘茜(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药学院).红树木榄生境中可培养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付欢欢1,何懿菡1,尹洋洋1,胡伟1,杨烨1,岳正刚1,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培育);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交法优选调控秦艽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的条件[J].广西植物,2023,第4期
-
盘远方1,卓文花2,3,姜勇2,3,梁士楚2,3,李丽香2,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岩溶石山青冈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
吴陶红,龙翠玲,熊玲,李娟,刘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
庞世龙1,欧芷阳1,叶斯进2,吴梓源2,申文辉1,何峰1,陆国导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桂西南岩溶区八种适生植物光合性状的变异与关联[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
朱显亮1,唐健民1,陶英2,秦惠珍1,刘可慧1,2,韦霄1,柴胜丰1(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灰土和酸性土生境下金花茶组植物叶片钙形态差异[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
陈美凤1,2,3,王忠诚1,蒋南南1,郑生猛2,3,4,胡亚军2,陈香碧2,何寻阳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对喀斯特坡地坡位与灌木物种的响应[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
安小菲1,2,3,余林兰1,2,3,陈铭1,2,3,刘昕宇1,2,3,黄贵1,2,3,黄林娟1,2,3,薛跃规1,2,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天坑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关系[J].广西植物,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