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关于图件规范[J].地理研究,2021,第3期
  • 杨振山1,2,苏锦华3,杨航1,2,赵永宏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精细化研究——以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钱肖颖1,2,3,4,5,孙斌栋1,2,3,4,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崇明生态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基于城际创业投资联系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和组织模式[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麦咏欣,杨春华,游可欣,徐嘉琪,郝小斐(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文创+”历史街区空间生产的系统动力学机制——以珠海北山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李留通1,张森森1,赵新正1,2,权东计1,罗伊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过程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文化产业成长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以西安市核心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杨文龙1,游小珺2,杜德斌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商品贸易网络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与功能演进[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党云晓1,湛东升2,谌丽3,张文忠4,5,吴绍华1(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的协同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刘一鸣1,2,3,辜婧玲2,张梓钰4,刘青2,3,李贵才2,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地域社会认同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姚作林1,2,3,4,金凤君1,2,3,陈卓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全球产业转移与GVC区域竞争——基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四国的分析[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刘帅(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刘焱序1,傅伯杰1,2,王帅1,李琰1,赵文武1,李长嘉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人地耦合系统水-粮食-生态关联研究述评[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袁超1,2,陈品宇1,2,孔翔1,2,吴栋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人文地理学的交互关系研究——重构、争辩与反思[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彭澎1,2,程诗奋1,2,杨宇2,3,陆锋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网络特征及其演化[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林剑铬1,夏丽丽1,2,蔡润林3,蔡虹绮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知识基础及其创新效应——基于国家级高新区上市企业的研究[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刘桂芳1,2,3,诸云强4,关瑞敏1,冯亚飞1,刘情1,夏梦琳1,张亚星1,卢鹤立1,2,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数据时代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朱晟君1,殷子涵1,2,杨博飞1,贺灿飞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土地与政策研究院).从生产能力到转产能力——基于对疫情期间中国转产情况的思考[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王金莲1,2,苏勤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第二居所旅居者与当地居民社会互动过程及机制——以三亚市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彭飞,富宁宁,韩增林,刘天宝,杨鑫(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西方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化解构——基于人海关系分析框架[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张延吉1,朱春武2(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基于距离测度方法的犯罪活动与城市功能分布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胡国建1,2,金星星1,2,陆玉麒1,2,3,4,陈娱1,2,3,4,李恩康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上市公司总部与注册地跨城市分离的格局、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李玮1,2,黄耿志1,2,薛德升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世界城市制造业地域嵌入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广汽本田和空客汉堡为例[J].地理研究,2021,第2期
  • 陈心盟1,王晓峰1,2,冯晓明3,张欣蓉1,罗广祥1(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吴康1,戚伟2,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曹广忠1,2,刘嘉杰1,2,刘涛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空气质量对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康译之1,2,何丹1,2,高鹏1,孙志晶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长三角地区港口腹地范围演化及其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高卿,苗毅,宋金平(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封志明.地理研究2021年第1期封面封底目录[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郭启全1,2,3,高春东1,3,孙开锋4,陈帅1,3,江东1,3,郝蒙蒙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中国科学院公安部网络空间地理学实验室;无锡市公安局).基于“人-地-网”关系的网络空间要素层次体系建设[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 程晗蓓1,2,刘于琪3,田明4,李志刚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居住不稳定性”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