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九霞1,2,王淑佳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韩增林,朱文超,李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刘倩1,2,蒋金秀1,2,杨星1,2,张军以1,2,杨新军3,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秦巴山区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王金伟1,2,郭嘉欣1,刘乙1,鹿广娟1,冯凌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中国滑雪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于斌斌,苏宜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土地财政如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基于规模与技术视角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彭红松1,韩娅2,虞虎3,章锦河4,钟士恩1,候梦娇1(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日常和旅游两种情景的自然接触对儿童亲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差异——兼论自然联结的中介效应[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汪明峰1,2,3,周媛1,2,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权力-空间视角下城市文创旅游空间的生产与演化——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金文纨1,朱晟君1,王翀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技术关联、交通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公路和铁路的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陆云波1,王伦澈1,牛自耕1,王绍强1,王力哲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2000—2017年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丁存振,徐宣国(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畜禽产品市场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邬轶群1,王竹1,于慧芳2,王珂1,陈继锟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乡村“产居一体”的演进机制与空间图谱解析——以浙江碧门村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冉钊1,高尚2,杨捷1,高建华1,3,4,张佰发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大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交互及其网络演化——以郑州中心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冯润东1,2,王甫园1,王开泳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德绵地区政区位势与行政区经济耦合的时空演化与优化路径[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胡国建1,2,陆玉麒1,2,3,4,胡舒云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顾及企业注册地址的区位理论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罗紫元,曾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资源环境保护下天津市用地空间增长模拟[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张心怡1,张敏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重大事故影响下的工人社区衰退机制与韧性——基于过滤理论的分析[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王洋1,岳晓丽2,3,张虹鸥2,4(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广州都市区租房户的空间分异与居住选择倾向[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关于图件规范[J].地理研究,2022,第2期
-
徐维祥1,周建平1,刘程军2(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郭付友1,2,高思齐1,2,佟连军3,任嘉敏4(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日照市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郭艺1,2,曹贤忠1,魏文栋3,曾刚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韩梦瑶1,2,3,刘卫东1,2,3,杨茗月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低碳转型下中国高耗能行业的碳风险传导解析:基于隐含碳关联网络视角[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周宏浩,谷国锋(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外部性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庄汝龙1,宓科娜2(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空气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王婷婷1,宋飏1,2,钱思彤1,张瑜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空气污染环境效应——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蔡丽茹1,吴昕晖2,3,杜志威4(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网络视角[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吴立军1,田启波2(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地区碳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
翁鸿妹1,2,陈广平1,2,王琛1,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研究所).社会资本是否促进污染型企业退出?——来自中国城市的微观数据[J].地理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