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欧兴坤,李文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寄生虫病研究所).铜绿假单胞菌重组Ef-LasR疫苗的构建、鉴定及表达[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蔡璇琳1,2,3,李斌1,3,古力米热·买买提吐尔逊1,3,周璇1,3,吕洁1,3,麦迪乃姆·艾比布拉1,3,赵慧1,3,单骄宇2,齐新伟3,马秀敏1,2,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泡球蚴感染中自噬相关蛋白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黄晓慧,王炜,王倩,吴燕雨,张娟(南华大学药学院药学系肿瘤微环境响应与药物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生殖支原体P110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吕亚洁,张晓丽,米荣升,黄燕,韩先干,龚海燕,陈兆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农业农村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细粒棘球蚴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反应原性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陈莹莹1,管益涛1,刘海涛2,聂清1,田蒙蒙1(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NF-κB信号通路在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中的调控作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范培杨,宋璋瑶,郑学礼(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原生物学系).青蒿琥酯在细胞水平抑制登革病毒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黄月明1,牟颖2,周骏1,毕瑩3,张智琪1,陈星湘1,吴青青3(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分析仪器研究中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环介导等温扩增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可视化检测HPV16及HPV58方法的建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杨继辉1,2,3,杨松昊1,2,3,王婵1,2,3,徐士梅1,3,朱明星1,3,赵巍1,3(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常见传染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细粒棘球绦虫重组亲肌肉抗原ZW-15免疫小鼠LncRNA 031520表达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伍仙,何树光(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梅毒螺旋体Hsp40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活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尹建海,刘华,袁忠英,姜岩岩,沈玉娟,曹建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中心).同时检测4种肠道原虫的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邢一帆1,2,刘芷涵3,张瑞敏1,2,周丹1,2,孙艳1,2,马磊1,2,沈波1,2(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江苏省现代病原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肠共生菌嗜水气单胞菌对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陈秋霞1,汪洪林2,张林静1,黄赞怡1,赵振东3(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产科;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初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Th1/Th2细胞因子及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杨宁1,闫怡2,毕晓娟1,刘辉1,房彬彬1,孙立1,楚瑨1,吕国栋1,林仁勇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荧光三维重建技术在细粒棘球蚴结构解析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赵丽洁1,林丽红2(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医系;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妇产科).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血清Toll样受体2水平对宫颈癌伴阴道混合感染的预测价值[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中华预防医学会).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体筛查通用准则(T/CMPA 010-2020)[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刘艳珍1,李静2,王国英2(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胃镜检查发现美洲钩虫病1例报道[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熊彦红,郑彬,曹建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调查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许兵1,2,张志军2(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皮肤科;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梅毒螺旋体感染家兔的扩散趋势及感染依赖性抗原Tp0971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张艺1,邹昱琳2,李彦毕3,江雪娟4(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儿三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儿科).肠道病毒D68感染对小鼠间质性肺炎及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发生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李玥珂1,2,冯亚岚1,任阳1,陈岚1,黄荣1,周仲辉2,杨健1(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寨卡病毒包膜蛋白Y158H突变对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小鼠脑内神经毒力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6期
  • 唐建华1,陈富强1,孙晓军2,王凤田1,吴丹丹1,曹丹1(山东省血液中心检验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乙肝患者血清lncRNA NEAT1表达与HBV-DNA载量、肝功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刘韦萍1,2,夏惠1,2,陶志勇1,2(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石哲芳1,周国庆2,刘奇1(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室;大理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新现HIV-1L亚型的密码子偏爱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王宇1,2,李建云3,武健1,2,刘淑英1,2(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农村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基因组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绵羊肺腺瘤病毒Gag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张世豪1,黄姗2,陈嘉仪1,高静1,蔡金泰1,杨秀文1,赵卫1,张宝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ORF5及其突变型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赵钰琦1,欧阳东成1,舒明艺1,刘怡1,史可靓1,周辉2,李忠玉1(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肽聚糖识别蛋白1抗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初步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 杨幸贵1,2,黄俊飞2,陈依江2,肖子宇1,2,汪小娟1,2,郑雯琳2,陈旭3,刘英2,陈玮2,袁薇2,胡勇1,李世军1,2(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双靶标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