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俊飞1,金超1,袁鸿鹄2,王学良3,4,5,方文欣6,孙娟娟3,4,5,王宗刚2(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引水工程潜在泥石流灾害模拟与对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杨明辉1,巩虎涛1,邓波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非极限状态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试验及理论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申正洋1,黄华1,李新生1,孟宏特1,谢冬洲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深大基坑中冠梁的变形特征及一种新型冠梁[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李腾飞,孙增奎,林国涛,杨学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含方解石脉石炭系灰岩单轴压缩的变形破裂特点[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秦鹏举1,2,刘宇菠1,闫庆晨1,轩龙龙1(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高温干燥-室温加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体变和电阻率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陈银红1,伍法权1,2,乔磊1,2,王兆远1,周晓霞1,伍劼3(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浙江岩创科技有限公司).小尺寸岩样尺寸效应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汪永超1,2,管华栋1,2,王观石1,2,罗嗣海3,程锦山1,2(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不同入射频率下超声波横波在砂岩中的传播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杨晓华1,李浩1,赵旭1,孔永博2,曾浩1,晏长根1,许江波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粉细砂填料柔性挡墙受力变形特性模型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都晓1,贾智杰2,蒋富强3,卢全中2,4,黄伟亮2,4,庄建琦2,4,任文峰1,王飞永2,刘阳2(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火山活动下的东非大裂谷地裂缝成因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赵其华1,邝宏文1,彭社琴1,蒋峻峰1,彭毅1,韩刚1,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六地质队).叶巴滩水电站建基岩体多断层组合模式及工程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刘国栋1,秦胜伍1,孟凡奇2,3,高峰2,3,熊良文1,潘宏宇1,姚靖宇1,乔双双1(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自然资源部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邵吉成1,袁波1,2,骆嘉成1,陈和平1,林丙嘉1(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温州市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生石灰固化温州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张鹏1,2,张绍和1,2,刘磊磊1,2(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基于物质点强度折减法的二维均质c-φ边坡稳定性分析图表[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费雅洁1,康博1,孙献国2,查甫生1(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荟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酸雨淋溶下MICP固化铅污染土的淋滤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杨楠1,邓亚虹1,慕焕东1,2,孙龙飞1,蒋青江1,钱法桥1,刘凡1,王梦晨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理工大学).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孙小宸1,宿利平2,刘洋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液化势指标的砂土抗液化评价方法及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常留成1,王红雨1,薛凯喜2(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非饱和红黏土裂隙演化及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豆红强1,2,谢森华1,王浩1,2,简文彬1,2(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随机重构与其失稳破坏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李可飞1,2,3,许领3,赵腾远3,张志沛1,2,朱文清1,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Johnson分布体系黄土滑坡影响范围的概率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王杰1,2,庄建琦1,2,孔嘉旭1,2,牟家琦1,2,郑佳1,2,付玉婷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DEM模拟的破碎对黄土滑坡动力学特征影响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白林丰1,2,黄波林1,2,秦臻1,2,秦盼盼1,2,许凯凯1,2(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基于裂隙网络渗流差异的消落带岩体劣化空间预测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杨建辉1,沈恺1,周杰2,3,薛亚东2,3(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塌方机理分析与预防[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佘金星1,2,许强1,杨武年1,董秀军1,刘飞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分析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黄志全1,2,李纪良2,王闯2,曹世超3,袁广祥2(洛阳理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洪儒宝1,2,简文彬1,陈雪珍2(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覆盖型岩溶土洞对地下水升降作用的响应及其塌陷演化过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师智勇1,陈慧娥1,苑晓青1,许晓慧1,林森2,陈冠甫1(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冻融循环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及微观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张小芳1,陈瑞敏1,简文彬1,2,3(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岩土与地质工程系;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水泥-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的水分转化规律及其固化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郭朋瑜1,2,闫兴田3,吉锋1,易林立4(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茂县新磨村滑坡启动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 龚伟翔,张晓超,裴向军,陈林万,江荣昊,孙昊,钟玉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基于高陡交填界面软弱带影响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