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孔宇1,2,甄峰1,2,张姗琪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智能技术对城市居民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2022,第3期
  • 王淑佳1,孔伟2,3,任亮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儿童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2,第3期
  • 邓海军1,2,3,4,5,6,卢艺琎2,3,王媛媛2,3,陈兴伟1,2,3,4,5,刘群1,2,3,4,5(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基于GLDAS-Noah 模型的闽江流域实际蒸散发评估[J].地理科学,2022,第3期
  • 彭俊1,凌敏2,俞珊妮1,谷梓鹏1,龚传康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长江流域径流量变化过程及其对ENSO 和PDO 的响应[J].地理科学,2022,第3期
  • 段宇英1,汤军1,刘远刚1,高贤君1,段宇雄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西润和土地矿产资源规划有限公司).基于随机森林的山西省柳林县黄土滑坡空间敏感性评价[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何炬1,2,张文忠1,2,曹靖1,2,谌丽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多源数据在城市体检中的有机融合与应用 ——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许婧雪1,2,3,张文忠1,2,谌丽4(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杭州城市人口密度对人居环境感知的影响[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杨艺,李国平,孙瑀,付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内外大城市体检与规划实施评估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刘秀丽1,王昕1,郭丕斌2,熊睿1,聂雷1,申俊1,张静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太原学院管理系).黄河流域煤炭富集区煤炭水足迹演变及驱动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段学军1,2,3,王磊1,2,3,康珈瑜1,2,3,刘圆圆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村镇建设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叶许春1,吴娟1,李相虎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复合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李涛1,李国平2,薛领2(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经济发展的模拟仿真分析[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林建鹏(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 ——基于机构分层分析框架[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湛东升1,虞晓芬1,余妙志2,徐小任3(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差异与分类调控策略[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王夏青1,2,张秀云1,周强3,许建伟1,张鹏钾4,彭保发1,2(湖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清末“回民起义”时期黄土高原中部土壤侵蚀和人地关系演变[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于颖卓1,2,3,郑景云1,2,郝志新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吉威空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1796—2015 年成都雨季降水量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修淳1,2,霍素霞1,2,姚海燕1,2,段海钦1,2,杜明1,2(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注重新形势下自然岸线管控的海岸线分类体系探讨[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党云晓1,2,崔远政3,邱乐丰1,2,张行1,2,吴绍华1,2(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相对弱势群体的城市包容性感知与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陆长玮(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区际价值链协作的网络特征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基于增加值分解和复杂网络的分析[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张旭1,陈彤1,戴俊骋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中国娱乐传媒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路径与地理特征[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乔家君(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城乡融合下的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路径 ——《面向城乡融合的乡村多维重构研究》书评[J].地理科学,2022,第2期
  • 徐维祥1,郑金辉1,王睿1,周建平1,胡豹2,刘程军1,3(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演化特征及门槛效应[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马梓策1,孙鹏1,2,3,张强2,3,4,姚蕊5(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MODIS 数据的华北地区遥感干旱监测研究[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王兆峰,史伟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陈发虎1,2,3,夏欢3,高玉1,2,张东菊2,3,杨晓燕1,2,3,董广辉2,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史前人类探索、适应和定居青藏高原的历程及其阶段性讨论[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保继刚,陈求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资源依赖、权力与利益博弈: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研究 ——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冯凯东1,2,毛德华1,王宗明1,蒲海光1,2,杜保佳3,仇志强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基于GEE 和遥感大数据的1986—2015 年全球城镇用地扩张占用水体时空特征[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莫贵芬1,2,冯建中3,白林燕2,王中美4,李华林5,于涛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01—2018 年中亚干旱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王姣娥1,2,熊美成1,2,黄洁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时空约束下的地铁可达性研究:以北京为例[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 吕拉昌1,2,于英杰1,2,栾惠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城市舒适性、差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J].地理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