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星汶1,杨继国1,徐晓飞2(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水媒法制备及其免疫活性研究[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袁源1,2,戚梦1,2,张凤培1,2,刘钊3,刘昆4,吴小平1,2,张君丽5,傅俊生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三明市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4种虫草相关真菌菌丝体粗多糖的生物活性评价[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刘芹1,孔维丽1,徐柯2,崔筱1,宋凯博1,张玉亭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糙皮侧耳不同生长时期发酵料中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兵,刘柳,单婷婷,郭顺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蜜环菌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在菌索与菌丝间的差异表达分析[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李聪聪,孔令晓(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徐圣东,周金洋,王丽,朱孟娟(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猴头菌和金针菇漆酶对不同染料的降解[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思,程伟,张富美,尚晓静,侯瑞(贵州大学林学院).烟管孔菌G14产锰过氧化物酶条件优化及其对染料的脱色[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张波,叶雷,周洁,谭伟,李小林(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猴头菌‘川猴菇1号’的选育[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姚春馨1,王晖1,姚远2,孙跃明2,田果廷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木耳‘高原云耳2号’的选育[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兵,刘柳,郭顺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蜜环菌菌索分化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杨双双1,2,林群英3,朱丽娜2,鲍大鹏2,陈明杰2,李传华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高雄山虫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条件优化[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陈成1,2,黄帅义2,王顺康2,姜北1,2,李海峰1,2,王开玲1,2(大理大学药物研究所;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海洋真菌抗污损活性天然产物研究[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丁兆建1,2,3,漆艳香2,曾凡云2,朱为菊1,许天委1,彭军2,谢艺贤2,张欣2(琼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琼台师范学院热带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实验室).氨基酸影响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杨浩1,王根诺2,张凰1,3(昆明理工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学院).沉水玛利亚霉新种以及链状玛利亚霉的新生境记录[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沈洪苇1,2,3,保旦凤1,2,4,苏鸿雁1,BOONMEE Saranyaphat2,3,罗宗龙1(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真菌研究卓越中心;泰国皇太后大学科学学院;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昆虫与植物病理系).中国云南色串孢科的新种苍山长喙孢和新记录露兜长喙孢[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保旦凤1,2,3,罗宗龙1,苏锡钧1,苏鸿雁1(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真菌研究卓越中心;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昆虫与植物病理系).中国云南及西藏水生环境中的新种——棕孢香港霉[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陈美1,石海燕1,谭丽华1,鲁厚根2,孙毅3(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骨科内植物念珠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的构建及药物敏感性[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尹以瑞,杨润芬,李蕾,刘红艳,李馨伟,罗宗龙,苏鸿雁(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产自Aspergillus sp. DLCS-F18的嗜酸嗜热纤维素酶及其酶学性质[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沈洪苇,保旦凤,苏鸿雁,BO ONMEESaranyaphat,罗宗龙(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真菌研究卓越中心;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昆虫与植物病理系;泰国皇太后大学科学学院).中国云南色串孢科的新种苍山长喙孢和新记录露[J].菌物学报,2021,第6期
-
单夏男1,徐可心2,阮永明1,王龙3(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篮状菌属的四个中国新记录种[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赵丽娜,徐军伟(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过表达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基因提高灵芝多糖的生产[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曹永佳,马鸿飞,崔宝凯,司静,戴玉成(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不同固体发酵培养基下三种白腐真菌分泌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张钰1,唐明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丛枝菌根真菌对青杨抗溃疡病生物量和抗病酶活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沈颖越,宋婷婷,蔡为明,范丽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基于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香菇质地评价[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刘祈猛1,2,宋海燕3,陈润秀1,2,陈明辉1,2,翟志军1,2,周健平1,2,高扬1,2,胡殿明1,2(江西农业大学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我国主栽食用菌茶薪菇的物种概念[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
李亚洁1,2,温志新1,2,孟楠1,2,李学军1,2,米锐1,2,都兴范1,2(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柞蚕资源深加工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柞蚕蛹培养蛹虫草不同时间后的代谢组分析[J].菌物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