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生萍1,杨郭林1,陈娟2,蒋先芝2,旺姆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昆诺阿藜种子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余芝1,2,陈晓峰1,姚光山1,陈建明1,郑华伟1,王宗华1,2(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海白色侧齿霉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渗透压调控相关的EaSHO1基因功能[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刘涛1,秦君1,王春生2,商文静1,胡小平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信阳农林学院).大丽轮枝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功能分析[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李鹏1,2,庄文颖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液态发酵条件下拟康宁木霉8985产纤维素酶能力初探[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姚春馨1,田果廷1,王晖1,姚远2,孙跃明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木耳‘高原云耳3号’的选育报告[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孙洪超1,付媛1,缪伟2,石团员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点滴复膜酵母兔源分离株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黄雯湘1,李晓洁1,2,薛璟花3,林嘉惠1,魏孝义3,徐良雄1(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Cryptocin和5’-epi-cryptocin的立体构型及抗菌活性[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杨红澎1,周萌2,吴刚3,班立桐1(天津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北方拟蜡伞属一个可食用的新种[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刘静,陶丽,黄广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H调控临床光滑念珠菌生长的机制[J].菌物学报,2022,第2期
-
任森1,胡伊慧1,张漫漫1,高圣风2,侯巨梅3,刘铜1,3(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创制工程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昆虫肠道木霉及其对芒果炭疽病菌拮抗作用[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周雪1,袁鹏宇1,安霜2,陈鹏至2,陈幽幽2,杨晓敏2,李宗菊1(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1H-NMR及GC-MS的中国块菌及其共生云南松的代谢物分析[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魏奇1,2,3,翁馨1,李婕2,刘盛荣1,张维瑞1,谢宝贵3,江玉姬2,3(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王宇,赵静,田宣,金盛宇,冉妍妍,黄小娟,袁静,袁生,刘中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灰盖拟鬼伞核定位蛋白重组表达系统的构建[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郭东东1,雷佳钰1,刘荣柱1,彭志杰1,常明昌1,2,耿雪冉1,2,孟俊龙1,2,冯翠萍1,2(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体外模拟鳞杯伞子实体碱溶性多糖的消化与酵解特性[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管婉1,2,储婷2,3,鲍大鹏2,张建1,2,李福后1,唐利华1,2,3(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香菇菌丝后熟转色形成的活性氧作用与自噬特征[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周昊,李骥琪,侯成林(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燕山地区地星属2个新种[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宋婷婷1,聂晶2,袁玉伟2,沈颖越1,范丽军1,蔡为明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信息溯源重点实验室).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及营养差异的双孢蘑菇不同栽培基质的溯源分析[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杨亚丽1,李松1,沈涛1,李涛2,史云东3,王元忠4(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处;玉溪师范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茯苓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杨雄,赵长林(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药用真菌香樟范氏孔菌的驯化栽培及生物学发育特征[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李义华,刁红亮,周稳稳,马瑞燕(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碳源对玫烟色虫草菌丝生长、芽生孢子产生及其耐热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李贤成1,陶飞2,李海源1,杨家荣1,高立强1(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秦冠苹果品种对苹果黑星病的组织学抗性研究[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张波,叶雷,周洁,谭伟,李小林(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毛木耳‘昊阳黄背2号’的选育报告[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张琪辉1,刘佳琳2,李佳欢2,陈利丁2,孔旭强2,孙淑静2(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耳‘绣银1号’的选育报告[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宦丽君1,2,程灵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源自海洋裸孢壳属真菌Emericella sp.TJ414JZ-21的次级代谢产物[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
陈健斌1,胡光荣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蜈蚣衣科地衣Ⅶ.五个新记录种[J].菌物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