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宝凯1,潘新华2,潘峰2,孙一翡1,邢佳慧1,戴玉成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灵芝属真菌的多样性与资源[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孙渤洋1,武英达1,2,员瑗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蒙古栎木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特征[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王军芳1,宋国月1,高悦1,宋子坤1,马海霞1,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野生菌核侧耳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祁正祥1,饶固1,胡佳君1,庹拥兰1,张波1,钱可晴2(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薄皮干酪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杨玲,王万坤,罗丽平,李冰晶,康超,曾维军,郑旋(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俞嘉瑞1,2,袁海生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外生菌根真菌的共生互作和宿主选择机制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史加勉1,2,3,王聪3,4,郑勇1,2,5,高程3,4(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丛枝菌根真菌形态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氮沉降响应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姜珊1,2,明鹏辉3,杨瑞恒2,汪滢2,侯娣1,2,余梅3,鲍大鹏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过程中细胞核相对优势等级的研究[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李洁1,李杏春1,2,郭良栋1,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刘询,刘天海,王波,贾定洪,彭卫红,何晓兰(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国家农业微生物新都观测实验站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针菇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陈鹏,宋佳,郭璞,冀瑞卿(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东北地区三种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奥氏蜜环菌人工培养[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刘澳,陈宇,亓春龙,吕晓萌,王威(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金针菇成熟期和伸长期菌盖的转录组与蛋白组比较分析[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陈体强1,徐晓兰2,石林春3,应正河1,钟礼义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院(蜂学院)中药资源与蜂产品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福建武平县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站).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冯德龙1,2,胡惠萍2,雍天乔2,刘远超2,肖春2,黄龙花2,谢意珍2,吴清平2(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组学与精准应用重点实验室).互补交配型配对诱导蛹虫草有性子实体形成[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林嘉龙1,李晓博2,周如月1,王庆佶1,任鹏飞3,孟丽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乙烯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筛选[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楚建芝1,郑娜1,崔琪1,李满鑫1,李寅2,伍国超1,程显好1,张蕊1(鲁东大学农学院山东省高等学校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烟台市中医医院).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桑黄类真菌对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杨阳1,2,胡爽1,付永平1,李玉1,李勤奋2,代月婷1(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四株野生毛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驯化栽培[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李鹏,李雯,司徒俊键,姜子德,孔广辉(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RXLR效应分子抑制植物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周一鸣1,祁建钊1,2,段应策1,赵敏1,3,刘成伟1,3(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省酶与类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大型担子菌中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胡佳君1,2,张波1(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义金钱菌属真菌研究概况[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杨祝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采自中国西南地区的地锤菌属两新种[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窦文俊,李姝,彭雪嫣,亓宝,王琦(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格局[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刘娜,赵泽宇,石利欣,杨露娜,邢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菌根真菌在改善附生兰干旱耐受性中的作用:以禾叶贝母兰为例[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文晴,赵浩洋,邵艳红,胡延如,戚元成,王风芹,申进文(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主要食用菌子实体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及产量影响因素[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谢孟乐1,2,李熠2,王科3,冀瑞卿1,魏铁铮3(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丝膜菌属李玉丝膜菌组一新种:李玉丝膜菌[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曹书琴1,王向华1,秦位强2,吴芳3,刘铁志4,图力古尔5,李双龙6,陈作红7,刘冬梅8(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玉乳菇(新种):欧洲槭乳菇在亚洲的近缘种[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庄文颖,郑焕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真菌志》50年编研成果及展望[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王科,蔡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菌物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况[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王巧1,李守望1,沈莲花1,梁晨1,2(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高校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虎尾兰水提取物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
孙广宇1,徐超2,梁晓飞1,张荣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苹果轮纹病病害名称之规范[J].菌物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