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涛1,焦团理1,胡波1,龚建师2,侯香梦1,王赫生2(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涡河流域中部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赵敏1,张小平1,2,3,4,王梁嵘5(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素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硅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孙厚云1,2,卫晓锋2,孙晓明1,3,贾凤超2,李多杰2,李健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钒钛磁铁矿尾矿库复垦土地及周边土壤-玉米重金属迁移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潘雄1,2,林莉1,2,张胜1,2,翟文亮1,2,陶晶祥1,2,李丹文1,3(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丹江口水库及其入库支流水体中微塑料组成与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贺赟1,2,3,李魁晓1,2,3,王佳伟1,2,3,王慰1,2,3,樊鹏超1,2,3,陈行行1,王军静1,2,3(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季节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特性[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王芳君1,桑倩倩1,邓颖1,赵元添1,2,杨娅3,陈永志1,4,马娟1,4(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世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甘肃省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中心).磁性铁基改性生物炭去除水中氨氮[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凌宇,闫国凯,王海燕,董伟羊,王欢,常洋,李丛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种农业废弃物初期碳源及溶解性有机物释放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邓华1,高明1,龙翼2,黎嘉成1,王蓥燕1,王子芳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石盘丘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流失形态及通量[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张健琳1,2,瞿明凯2,陈剑2,杨兰芳1,赵永存2,黄标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地区金属矿开采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影响的Meta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刘鑫1,向伟1,司炳成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萨斯喀彻温大学土壤学系).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史登林1,王小利1,刘安凯1,2,侯再芬3,梁国太3(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思南县农业农村局).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水稻品质对生物炭配施氮肥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王鑫宇1,2,孟海波1,2,沈玉君1,2,王佳锐1,2,张曦1,2,丁京涛1,2,周海宾1,2,李春燕1,2,程琼仪1,2(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改性生物炭特性表征及对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铜镉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王红丽1,高雅琴1,景盛翱1,楼晟荣1,胡磬遥1,安静宇1,吴宇航1,高伟2,朱亮3,黄成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南京拓服工坊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走航监测的长三角工业园区周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闫冰1,2,付嘉琦1,夏嵩1,易其臻1,桂双林1,吴九九1,熊继海1,魏源送1,2(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细菌群落多样性及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马切切1,袁林江1,2,牛泽栋1,赵杰1,黄崇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素响应关系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马小雪1,2,龚畅3,郭加汛4,王腊春4,徐蕴韵4,赵春发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SignalProcessinginEarthObservation(SiPEO)TechnicalUniversityofMunich(TUM)80333Munich;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宿迁分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长江下游快速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特征及源解析:以秦淮河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陈洁,王娟,王怡雯,姚启星,苏德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影响不同农作物镉富集系数的土壤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马寰菲1,胡汗1,李益1,郭垚鑫2,任成杰3,赵发珠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秦岭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耦合关系[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张涵1,2,贡璐1,2,刘旭1,2,邵康1,2,李昕竹1,2,李蕊希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氮添加影响下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朱宇恩1,文瀚萱1,李唐慧娴1,李华1,吴超2,张桂香3,阎敬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山西黄河环境与资源经济研究院;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汾河沿岸农田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赵雪1,沈楠驰1,李令军2,武高峰1,陶静1,赵文吉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COVID-19疫情期间京津冀大气污染物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张梦娇1,2,苏方成1,2,徐起翔2,3,张瑞芹2,3,魏煜1,2,谢刘震1,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防治的健康效益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岳俊杰1,赵爽1,程昊东1,段鑫越1,石洪华2,汪磊3,端正花1,3(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植物覆盖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苗青青1,2,姜楠2,张瑞芹2,赵孝囡1,2,齐静文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原城市群典型城市秋冬季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溯源[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晓华,魏天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通量测序分析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壤细菌群落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陈业1,2,彭凯2,张庆吉2,蔡永久2,张永志1,龚志军2,项贤领1(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洪泽湖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刘昭1,周宏1,曹文佳1,刘伟1,2,3,兰圣涛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清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张甜娜,周石磊,陈召莹,张紫薇,孙悦,姚波,崔建升,李再兴,罗晓(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白洋淀夏季入淀区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水质特征及交换通量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刘永九1,2,黄素珍2,3,张璐2,彭雪2,3,张心怡2,3,葛芳杰2,刘碧云2,吴振斌1,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洪湖国际重要湿地沉积物磷空间分布特征及释放风险[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白冬锐1,张涛1,包峻松1,陈坦1,王洪涛2,金曦2,金军1,杨婷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