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杰1,樊莉丽2,吴明作1,樊巍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养殖蚯蚓对黄泛沙质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及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步勇1,问荣荣1,李秀伟1,马玲2(菏泽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松材线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Sigma1基因(BxGSTs1)克隆及表达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孙术发1,周康康1,谢明江1,宋井富1,张春野2,储江伟3,安立华1,于淼1,梅玉生2,孙龙4(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扑救公路网规划与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玉娇,董慧,张德鹏,杨立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落叶松林下两种云杉幼苗根际土酚类物质含量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润强,陈娟,唐雪琼,祝玉兰,严兴佩(广州美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建水朱家花园与苏州拙政园比照及其地学视角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邹文涛,何友均,叶兵,赵晓迪,许单云,肖仁乾,段艺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基于InVEST模型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陈永忠,许彦明,张震,马力,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王瑞,彭映赫,李志钢,唐炜,李美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分析及育种指标体系筛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周新华,武晓玉,何平,喻龙华,厉月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种育苗因素对闽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曹先磊1,贾小茹1,单永娟2,吴伟光3,4(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基于实物期权的碳汇造林项目碳汇价值评估模型及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燕,李春旭,孟永斌,王子纯,赵婧含,李耀翔(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基于CAPV的大兴安岭天然次生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黄雅茹1,2,3,李永华4,辛智鸣1,2,3,马迎宾1,2,3,赵纳祺1,杨战1,刘亚楠1,段瑞兵1,2,3,吴静1,董雪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荒漠化研究所).平茬措施对人工梭梭树干液流的影响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浩,张秋良(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蒸散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凡莉莉1,MuhammadWaqqas Khan Tarin2,张洋洋1,吴晓莹1,荣俊冬1,郑郁善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不同生物炭处理对福建柏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赵衍征,李耀翔,李春旭,王子纯,刘燕(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间伐作业对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胤,姚瑞玲(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马尾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郭聪聪1,2,沈永宝3,4,5,史锋厚3,4,5(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白皮松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代谢和内源激素对温度变化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熊建新1,张志业1,赵迪2,周扬2,许建伟2(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 ——以洞庭湖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严冬1,2,曾为林1,2,陈肖学1,2,刘云2,3,王连春2,3,刘惠民2,3,赵平1,2,3(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樟叶越桔嫩枝内生真菌的植物病原菌拮抗活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肖兴翠1,索怀俊2,李成勇3,杨勇智1,彭建1,刘屹1,史亮1,李金武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旺苍县国有林场江安县林业和竹业局).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唐致远1,2,袁兴中1,曹亮2,奚燕妮1,2,黄忠良2,3,李辉2,3(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低氧烘焙对杉木屑储藏中品质变化和醛酮类气体生成行为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平1,解光强1,田桢1,刘志华2,王立海1(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红松人工林生物群落与根朽病发生的相互关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雅慧1,彭祚登1,李云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技术学院).豫西浅山区不同世代刺槐林土壤生物学特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邓松林,邓训和,贾闪闪,罗莎,卿彦,刘怡康,吴义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疏水处理对木材尺寸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常飞虎1,周建波1,2,傅万四1,孙晓东3,张彬2,卿彦4,刘占明5,陈忠加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吉吉泰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自动进料快速对心数控自动破竹机研制与试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月1,董灵波1,2,及利1,许丽颖1,张德鹏1,杨立学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择伐对紫椴次生林优势种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罗婷,杨文忠,张珊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施肥对云南蓝果树幼苗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辛赫1,张娜2,柴洋洋1,郭庆启1,3(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薄皮核桃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雪薇1,李德海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红松不同部位精油的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