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甘雨1,2,刘红林1,2,高敬敬1,2,宋纯元1,2,张栩瑜1,2,韩申生1,2,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多模光纤远端光场重建的采样方案(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刘今越1,马旭哲1,崔月盟2,薛路明1,李铁军1(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基于自适应插值滤波的室内环境高速重建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雷根平1,刘婷婷2(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三轴机载光电系统的模糊滑模鲁棒控制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管立伟1,2,3,卢宇1,2,3,何志杰1,2,3,陈曦1,2,3(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太阳能转换与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光纤传感的智能安防报警系统设计与开发[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赵辉1,2,邝凯达1,2,吕典楷1,2,余孟洁1,2,安静1,2,张天骐1,2(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空间光波前畸变校正中SPGD方法的自适应优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王彦,蒋超,周子玮,黄晨晨,程东升(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Lissajous曲线拟合的EFPI光纤传感器腔长解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张方,肖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基于三角函数变换与IRDPSO优化的图像增强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周志洪1,2,陈秀真1,2,马进1,2,夏正敏1,2(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烟花算法在SAR图像属性散射中心参数估计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罗哲1,王舒眉2,闫循良2,李新三1,2(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RBCC动力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林森1,赵振禹2,任晓奎2,陶志勇2(沈阳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语义信息补偿全局特征的物体点云分类分割[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叶俊,张扬,梁峻锐,马小雅,许将明,周朴(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混合增益2 kW输出随机光纤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孙权1,2,3,莫德锋1,2,刘大福1,2,龚海梅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深低温大功率电阻阵列封装结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韩明1,2,郭欣1,2,邱洪金1,2,张若愚1,2,贾甜甜1,2,刘旭川1,2,胡轶轩1,2(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物理研究所).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时间分辨特性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俞兵1,2,储隽伟2,范纪红2,腾国奇2,王曼2,杨传森3,郭磊2,袁林光2,李燕2,金伟其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基于光线追迹法的低温辐射计光吸收腔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任丽1,2,3,孙博1,2,3,马丽1,2,3,冯晓强1,2,3,白晋涛1,2,3(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省部共建西部能源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陕西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局部点加热光谱特性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边丽蘅1,詹昕蕊1,王华依1,刘海燕1,索津莉2(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信息与电子学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单像素高效感知方法概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毛玉政1,陈亚婧1,朱京平2(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Bragg光栅的超高消光比SOI波导偏振器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何文彦1,2,3,孔明东1,2,3,任戈1,2,3,魏铭1,2,3(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平行光束对窄带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杨恒泽1,2,刘川玉1,2,武京治3,4,王艳红3,4(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中北大学南通智能光机电研究院;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太赫兹矩形波导与共面波导耦合结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李森森,张宇,徐应强,牛智川,闫秀生(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 mum锑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输出模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巴一1,2,韩善果1,3,杨永强3,郑世达1,师文庆2(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广东省现代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激光摆动路径对钢/铝点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李森森1,2,张宇3,4,5,徐应强3,4,5,牛智川5,3,4,闫秀生1,2(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晋城市国科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2μm锑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输出模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专栏编委会.“散射成像与非视域成像”专栏序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8期
  • 李春来1,2,刘成玉1,金健1,徐睿1,吕刚1,谢嘉楠1,袁立银1,刘世界2,王建宇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红外高光谱遥感成像的技术发展与气体探测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7期
  • 王素琴1,陈太钦1,张峰1,2,石敏1,朱登明3,4(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前瞻研究实验室;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面向复杂机械零件形貌测量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7期
  • 张超1,2,袁群3,张佳乐3,冀翼2,高志山3,闫钧华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白光显微干涉三维形貌测量中的移相误差校正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7期
  • 王子超,范会迎,谢元平,罗晖,于旭东(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捷联惯导系统复杂误差参数系统级标定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7期
  • 朱孟真,刘云,米朝伟,魏靖松,陈霞,田方涛,冯苏茂,王赛(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复合激光损伤CMOS 图像传感器实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