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武1,王德煌2,汤国平3,蒋琦3,周建兵3,曾良明3(吉安市种子管理局;乐平市种子管理局;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优质香型杂交晚籼新组合畾优1068[J].杂交水稻,2021,第2期
  • 朱军1,朱自忠1,李平1,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糯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王天抗1,李懿星1,宋书锋1,傅岳峰2,余应弘3,柏连阳3,李莉1(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籽粒镉低积累资源挖掘及其新材料创制[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汪雪峰1,盛夏冰1,2,谭炎宁2,孙志忠2,余东2,袁定阳2,段美娟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盐胁迫对杂交稻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李永松,陈基旺,袁帅,苏雨婷,崔璨,蒋艳方,陈平平,王晓玉,易镇邪(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3种化学调控剂对湘南双季超级稻源库关系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黄庭旭1,王洪飞1,游晴如1,董瑞霞1,董练飞2,廖发炼1,3,周鹏1,郑家团1,涂诗航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省宁化县良种场).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元亨S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王小虎,潘斌清,兰国防,俞良,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柯瑷,陶菊红,马刚,唐乐尧,孙菊英,端木银熙(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杂交晚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优质长粒型粳稻不育系常410-2A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刘定友,李春财,余华清,杨伟,廖爽,项祖芬,黄廷友(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川优6139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张莉梅(长汀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隆两优1212在长汀作烟后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金文雨1,张玉烛1,2,魏中伟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研究[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王洪飞,周鹏,游晴如,董瑞霞,张水金,陈春霞,涂诗航,郑菲艳,黄庭旭,郑家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高产抗病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元两优676[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梁海福1,邓国富2,周维永1,陈韦韦1,周萌1,陈仁天1,马志广1,戴高兴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稻优质化育种研究人才小高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高丰优689[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缪文华,赵琴,殷兰凤,王德成(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杂交水稻制种田中自生稻的发生与农艺防控[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康洪灿,李国生,王锦艳,周兴王,杨钏杰,尹正钦,谢艳芬,何荣满,钏兴宽(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高原籼粳交错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朱勇良1,朱国富2,叶胜海2,张小明2,翟荣荣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抗病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浙粳优1758[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廖泳祥1,徐培洲1,吴先军1,张红宇1,陈晓琼1,田芸峰1,刘禹彤1,高克富1,杨洪松1,郑建国1,罗泉兴1,向光荣1,姜建莲1,高晓彬1,彭甦2,张向阳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泰隆汇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蓉7优313[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周行1,韦明军2,李治2,李满都2,张荣王2,韦俊平2,李建明2,黄桂荣3,杨名通3,熊昭志3,王威豪4,刘百龙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绿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皓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星火优981[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刘伟明1,刘也楠2,何贤彪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甬优1540作单季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王孟1,宋丰顺2,林翠香2,甘泉2,王云生1,刘学诗1,倪大虎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876S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陈先茂1,张力红2,陈金1,关贤交1,谢江1,邓国强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抚州市东乡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李亚贞1,郑伟1,肖小军1,黄天宝1,肖富良1,吕伟生1,韩德鹏1,吴艳1,刘小三1,陈明1,戴熙燕2,王瑞平3,刘开基3,肖国滨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安义县鼎湖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安福县金田乡农业农村办公室).赣中北红壤稻田三熟制下机收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研究[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杜雪树,查中萍,殷得所,戚华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巨风优650[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肖建平1,2,曹传保2,杨名通3(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垦丰长江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优质三系杂交香稻新组合垦香优玉珍[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付习1,苏烨琴2,余剑锋1,陆金根1,高荣村1(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6号的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余贵龙,刘祥臣,张强,丰大清,赵海英,李平,谷孟轩(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不同栽插株距对钵苗育秧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吴厚雄1,陈世建1,2,张振华1,张龙杰3,周日长4,周永坤1,舒易吉1,谢波1,奉光辉1,石泽汉1(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怀化市鹤城区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洪江市塘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强两优雄占[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周新桥1,2,刘传光1,2,陈达刚1,2,郭洁1,2,陈平丽1,2,陈友订1,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五优738[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余剑锋,付习,陆金根,高荣村(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嘉优8号[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 王福军,顾海永,曹华盛,李曙光,陈国荣,罗文永,何高,李传国,张其文,梁世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本S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