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贾蓬1,2,杨其要1,刘冬桥2,王述红1,赵永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花岗岩水冷却后物理力学特性及微观破裂特征[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李欣慰1,2,姚直书1,2,黄献文1,2,刘之喜1,2,赵翔1,2,穆克汉1,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变形破坏特征与能量演化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黄娜1,蒋宇静2,程远方1,刘日成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长崎大学工学研究科;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渗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邓申缘1,姜清辉1,商开卫2,井向阳2,熊峰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高温对花岗岩微结构及渗透性演化机制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姚仰平1,韦彬1,陈含2,李强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锅盖效应的水汽循环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郭智辉1,简文彬1,2,刘青灵3,聂闻4(福州大学岩土与地质工程系;福州大学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基于现场原型试验的斜坡降雨入渗分析及入渗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孙锐,阳军生,李雨哲,杨峰,刘守花(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的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法[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郭明伟1,马欢1,2,杨忠明3,王斌4,董学超1,5,王水林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常泰长江大桥施工阶段大型沉井基础沉降变形分析[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张闯1,2,任松1,2,张平1,2,隆能增1,2(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水、孔洞及层理耦合作用下的千枚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舒荣军1,2,孔令伟1,2,师文卓1,2,刘炳恒1,2,黎澄生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湛江结构性黏土自钻旁压试验的加载速率效应[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鲁洋1,2,3,刘斯宏1,3,张勇敢1,杨蒙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大坝长效特性及环保修复技术中西联合实验室).黏质土石混合体渗透特性试验及演化机制探讨[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刘飞禹1,江淮1,王军2(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砾石-格栅界面循环剪切软化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王柳江,刘斯宏,赵志杰,沈超敏,鲁洋(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土工袋界面动力特性的循环直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崔凯1,于翔鹏1,裴强强2,汪小海1,许鹏飞1(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浆模式对土遗址裂隙修复浆-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刘辉,郑俊杰,章荣军(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性的黏土边坡系统失效概率分析[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向伏林1,杨天亮2,顾凯1,施斌1,刘春1,刘苏平1,张诚成1,姜月华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中光缆-土体变形协调性的离散元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傅鹤林1,2,安鹏涛1,2,李凯3,成国文3,李鲒1,2,余小辉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围岩非均质性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刘樟荣1,叶为民1,2,崔玉军3,朱合华1,2,王琼1,2,陈永贵1,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法国国立路桥大学纳维实验室).基于微孔填充和毛细管凝聚理论的持水曲线模型[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张褚强1,2,沈强2,陈从新2,夏开宗2,王田龙2,3,刘轩廷2,3(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程潮铁矿西区分段崩落法开采影响范围和极限角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梁冰1,张柴1,2,3,刘磊2,3,4,陈锋2,3,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垃圾土现场渗透性测定与土水特性反演[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饶佩森1,2,李丹1,孟庆山2,王新志2,付金鑫1,2,雷学文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循环荷载作用下钙质砂地基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洪成雨1,2,杨强1,2,赵勇3,陈登伟3,喻伟3(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土工格栅应变监测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王英1,2,张虎元1,童艳梅1,周光平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接缝密封材料对缓冲砌块屏障封闭性能的影响[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晏青,赵均海,张常光(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临坡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新解[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姜逢宇1,黄牧1,熊自明1,2,孙善政1(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平面网格求交算法的三维地质模型边界面重构方法[J].岩土力学,2021,第6期
  • 马秋峰1,刘志河1,秦跃平2,田静3,王树立1(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淄矿大学机械工程系).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岩石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21,第5期
  • 宋战平1,2,郭德赛1,徐甜1,华伟雄3,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基于非线性模糊层次分析法的TBM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5期
  • 刘向阳1,程桦1,2,3,黎明镜2,王雪松2,张亮亮2,周瑞鹤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浆液流变性的深埋岩层纵向劈裂注浆理论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5期
  • 刘杰1,2,张瀚2,王瑞红1,2,王芳2,何卓文2(三峡大学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层进式损伤劣化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