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蔡冬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做好教育督导工作要有“四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谢国辉,石轩(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家长学校).以家长学校为引领的“二四”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林燕慧(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小学“贤德教育”家校社共同体建设[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编者按[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 提升课程育人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章艳华1,2,聂家林2,柳超2(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商学院).跨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西藏“校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茶马古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作用——以木氏土司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王达(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区域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徐雪琴(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陈云1,伦旭2(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国家通用语言赋能:边疆民族大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白少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有形有感推进西藏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景.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级中考统一命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卢立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钟筱雨,朱志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的评估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赞波1,田欢欢2,梁雅钗3(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办公室;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德育处).智慧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破解农村学校发展难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景,吴绍芬.智慧校园赋能办学提质升级[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张格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部).借力智慧教育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区域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权梦云(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分校).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能力的创新实践及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八秩芳华迎新机 一体两翼促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向深度学习要质量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聚焦生本促成长 深耕细作创新篇[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许林(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曾海军1,王永忠2,李兰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信息化教学研究中心).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撬动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童莉莉1,何粉霞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如何助力校长数字素养的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怀春1,程亚吉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学处).整合优质资源 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程晖(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挖掘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红色作品的教育价值[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江苏省投藏教师工作组(江苏省援藏教师工作组).追梦在格桑花开的地方[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林(云南民族中学).围绕“四个一”做好新时期的历史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武倩(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为边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暑假赋能——加拿大原住民阅读夏令营的启示[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