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少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有形有感推进西藏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王达(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区域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陈云1,伦旭2(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国家通用语言赋能:边疆民族大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景.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级中考统一命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卢立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钟筱雨,朱志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的评估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曾海军1,王永忠2,李兰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信息化教学研究中心).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撬动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赞波1,田欢欢2,梁雅钗3(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办公室;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淀南中学德育处).智慧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破解农村学校发展难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景,吴绍芬.智慧校园赋能办学提质升级[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张格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部).借力智慧教育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区域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权梦云(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分校).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能力的创新实践及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八秩芳华迎新机 一体两翼促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向深度学习要质量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汪义芳,崔璋华,黎思.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聚焦生本促成长 深耕细作创新篇[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许林(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童莉莉1,何粉霞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如何助力校长数字素养的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李怀春1,程亚吉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学处).整合优质资源 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程晖(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挖掘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红色作品的教育价值[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江苏省投藏教师工作组(江苏省援藏教师工作组).追梦在格桑花开的地方[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林(云南民族中学).围绕“四个一”做好新时期的历史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武倩(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为边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暑假赋能——加拿大原住民阅读夏令营的启示[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王显光1,马丽梅2,黄丽婷2(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中心小学).加强“信息化同步课堂”建设 助力大苗山农村学校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本刊编辑部.以数字化引领民族地区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本刊编辑部.编者按[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王成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培训实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4期
-
徐叶莹,杨秀芹,汪宇(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2012—2021年)[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4期
-
李静,侯小富(三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心理机制探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4期
-
封经竹(湖南省隆回县麻塘山乡麻塘山九年义务制学校).边远山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可为——一名“三支一扶”教师的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4期
-
李介(陇东学院教育学院).乡村教师能力提升须侧重“五力”[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