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歌(兰州财经大学).语用学视角下公共标识语翻译的文化取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刘志山,何晓晴(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潘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红水河文化考察散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谭彬(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唐燕飞(广西华侨学校).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究 ——以广西华侨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吴清鹏,马海燕(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湿地旅游景区导游词英译策略研究 ——以海南红树湾湿地公园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袁铭,甘佺鑫(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特征及引导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刘锦男(广东海洋大学).复合型应急语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夏莉1,王丽娟2(南宁师范大学专科部语言文学学院;南宁师范大学教务处).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潘柳燕,覃承凤(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式教学法”的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徐杰,施慧超(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努力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早期传播[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邓文来(右江民族医学院).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以百色起义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于金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民族院校旅游英语系列课程“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王瑾琦,樊卓(南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赵学孔1,黄景坚2(南宁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个性化培养路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区艺(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刘杨(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实境遇及实现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张弘弛(中共桂林市委党校).乡村振兴视域下桂北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胡莉萍(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设计三部曲“读—思—写”——以孙双金的《找春天》教学设计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罗雨星,罗红希(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汉魏辞赋的海洋书写及其体现的海洋观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向佐春,利桂梅,李翠芳(广州华立学院).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亟待与时俱进 ——从企业非典型雇佣常态化说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沈绮云(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素养发展的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彭树宏(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渐进式+研究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以劳动经济学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李响林(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工科ESP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职场英语(理工)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于钟民(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单元教学生态属性阐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白锦霞,程艳芬(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期待视野理论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道”与“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夏强(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通识课程的质量困境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