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丽1,段胜丹2,郭文召3,4,刘恒2,孙昊泽3,杨硕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2020年全球沟蚀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刘少坤,黄荣华,张利国,王鹏程(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2000—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与兴边富民进程的耦合协调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罗爽,张兴奇,许有鹏(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主要省会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适宜承载人口规模[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邹永娜1,程清平1,2,3,任钇潼1,金韩宇1(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云南省临沧市水—食物—能源—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钟孟君,蒋贵国,陆忆文,程珍旎,董威威(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段产水服务供需风险评价及分区[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丁雪,冯婧文,黄园园,施骏骋,王金亮(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空间格局演变[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张洵1,岑云峰1,高照良1,2,李永红1,2,孙贯芳1,刘文博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001—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对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杨扬,周浩,文高辉,夏卫生,罗梦怡(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980—2020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屈媛媛1,李梦瑶1,徐学选2,3,徐远慧1,程帅1,王龙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地区不同撂荒年限草地与沙棘地的入渗能力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韩文跃1,盖帅孜1,刘增文1,2,徐瑞3,王崧洧3,张禹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关中地区城市绿化灌木的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调查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李金梅1,2,3,周京春1,2,3,王金亮1,2,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滇池西岸山地区域SCS-CN模型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刘静静1,李旭2,彭培好2,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基于PLUS模型的雅康高速路段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宋孝帅1,2,何家洪1,丁武泉1,刘新敏3(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离子界面反应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王心亮1,王春颖1,袁银2,杨健3,韩宇平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青铜峡灌区冬灌对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分布及作物生长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闫书星1,2,夏栋1,2,艾尚进1,2,马佳鑫1,3,刘芳1,2,刘黎明1,4,林茂锋2(三峡大学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生药与制药学院;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不同结皮类型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曹源,武江民(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张文英1,2,高雪松1,2,王启1,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沱江流域土地利用碳平衡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王鹏全1,2,刘得俊3,李润杰1,4,吴元梅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湟水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及驱动因子探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罗璟1,裴向军1,黎俊豪1,曹龙熹1,单诗涵1,2,黄颍萍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模拟降雨条件下角砾和圆砾对陡峭路堑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张芳1,高子乐2,冯跃华2,孙晋锴2,姜楠1,冯峰1,薛绪掌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负水头供水源位置对番茄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刘有军,严子柱,姚泽,邹天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民勤县骏枣园土壤硒特征及有效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帅艳民1,2,3,4,霍燃1,曲歌1,邵聪颖1,田艳君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LANDSAT的辽宁省朝阳市1985—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动态监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吴宗猛,郭豪,李勇,陈婷婷,周小淇,杨翠红,杨江怡,王旭,黄智刚(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蔗区小流域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詹绍奇1,2,3,张旭阳4,陈孝杨4,5,周育智4,5,龙林丽4,徐燕飞1,2,3(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煤矿绿色低碳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2020年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源/碳汇时空格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委会).《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2021-2024年)[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周玲燕,李维杰,王勇,卞鸿雁,王秋红,刘岩,袁贞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耦合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周云1,2,白英辰3,姚兰1,2,4,艾训儒1,2,4,朱江1,2,4,郭秋菊1,2,4(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区学院;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鄂西南5种典型林分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性能[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夏照亮1,兰安军1,2,范泽孟3,朱娜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生”空间视角下喀斯特山区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郭韩悦阳1,刘嘉纬1,2,陈春旭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