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宾津佑1,2,唐小兵3(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屈媛媛1,李梦瑶1,徐学选2,3,徐远慧1,程帅1,王龙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地区不同撂荒年限草地与沙棘地的入渗能力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韩文跃1,盖帅孜1,刘增文1,2,徐瑞3,王崧洧3,张禹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关中地区城市绿化灌木的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调查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张建国1,2,李骁1,2,李晶晶1,2,常斐杨1,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十大孔兑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白淑英,吴梦坷,于烨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汉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生态修复区识别与植被优化配置[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罗丽1,段胜丹2,郭文召3,4,刘恒2,孙昊泽3,杨硕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2020年全球沟蚀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彭婷婷1,2,白雪1,2,杨扬1,2,高晓飞1,刘瑛娜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吸管法与扫描电镜法测定中国水蚀区典型土壤粒径分布对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喀哈尔·扎依木1,买尔旦·阿不都·卡德2,杨公新2,蔡凯旭2(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塔克拉玛干西南缘风沙前沿防护林对条田的防护作用[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马凌云1,张风宝1,2,杨佳燕1,李元元3,杨明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郑州大学农学院).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水分补给和消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丁雪,冯婧文,黄园园,施骏骋,王金亮(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空间格局演变[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宋孝帅1,2,何家洪1,丁武泉1,刘新敏3(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离子界面反应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王心亮1,王春颖1,袁银2,杨健3,韩宇平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青铜峡灌区冬灌对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分布及作物生长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李雪,李文,石淞,曲琛(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哈尔滨市绿色空间碳储量多情景模拟[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罗爽,张兴奇,许有鹏(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主要省会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适宜承载人口规模[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邹永娜1,程清平1,2,3,任钇潼1,金韩宇1(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云南省临沧市水—食物—能源—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徐宗恒,陈云英,张宇,查玲珑,陶真鹏(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昭通市烂泥箐滑坡源区草本植物根系抗拉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闫书星1,2,夏栋1,2,艾尚进1,2,马佳鑫1,3,刘芳1,2,刘黎明1,4,林茂锋2(三峡大学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生药与制药学院;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不同结皮类型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卢海涯1,栗文佳2,于世永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137Cs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侵蚀及碳流失估算[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吴宗猛,郭豪,李勇,陈婷婷,周小淇,杨翠红,杨江怡,王旭,黄智刚(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蔗区小流域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张芳1,高子乐2,冯跃华2,孙晋锴2,姜楠1,冯峰1,薛绪掌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负水头供水源位置对番茄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帅艳民1,2,3,4,霍燃1,曲歌1,邵聪颖1,田艳君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LANDSAT的辽宁省朝阳市1985—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动态监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刘有军,严子柱,姚泽,邹天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民勤县骏枣园土壤硒特征及有效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詹绍奇1,2,3,张旭阳4,陈孝杨4,5,周育智4,5,龙林丽4,徐燕飞1,2,3(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煤矿绿色低碳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2020年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源/碳汇时空格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委会).《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2021-2024年)[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3期
  • 马涛1,韩双宝1,李甫成1,李文莉2,赵敏敏1,李海学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陕西省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协调发展[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郭韩悦阳1,刘嘉纬1,2,陈春旭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刘军1,王磊1,2(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黄土滑坡调查与危险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郭庆1,王敏英2,葛成军1,胡小飞2(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生态产品价值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 ——以海南省南渡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刘茜茹1,2,冯天骄1,2,王平1,2,张羽飞1,2,熊瑛楠1,2,高琦1,2,白杨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