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仝睿,付浩,宋二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一维传热方程瞬态问题解析解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付兴1,钟玺峰1,李宏男1,2,朱宇1(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一种组合式屈曲单元及其在输电塔结构倒塌仿真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郭勇,余丁浩,李钢(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基于离散宏单元的砌体结构高效非线性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陆周瑞1,陈冉1,苏成1,2(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磁浮车辆-桥梁耦合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时域显式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郭玉杰,吴晗浪,李薇,李迎港,吴剑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基于等几何分析的参数化曲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学降阶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林亨,吴冬雁,赵俊亮(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考虑淤砂层的理想流体层中悬浮隧道管体动力水荷载研究——SV波[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甘艺平1,喻君2,陈隽1,申家旭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不等跨RC 框架的抗连续倒塌理论分析及鲁棒性评判指标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王勇1,2,蒋欢军1,2,吴宸1,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试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吊顶主次龙骨节点受剪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邓岳保1,毛伟赟1,俞磊1,朱瑶宏1,谢康和2(宁波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考虑温度效应的软土固结蠕变耦合模型[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巴振宁1,2,3,刘世朋1,吴孟桃1,梁建文1,2,3(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桩屏障在柱面波源下近场隔振效应的解析求解[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孙琪凯,张楠,刘潇(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钢-混组合梁动力刚度矩阵法[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杨静1,2,潘文1,2,苏何先1,2,何颖成1,管庆松3,张岩岩4(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南省设计院第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南).天然橡胶支座大变形压剪性能的双非线性超弹性理论和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8期
  • 孙振宇1,张顶立1,2,刘道平1,侯艳娟1,李奥1,3(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川藏铁路研究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锚固体系作用下隧道围岩力学响应的全过程解析[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刘纲1,2,陈奇2,雷振博2,熊军3(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冯帅,谢壮宁(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基于动力学模态分解的大跨度平屋盖风压场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周敏1,肖靖林2,杨腾宇1,聂建国2,樊健生3(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带开孔板剪力键的钢-UHPC组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朱云青1,2,吴京1,2,童超1,2,柳东森1,谢鲁齐1,2(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可更换耗能钢棒的装配式混凝土单侧屈服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高小峰1,2,胡昱2,杨宁3,邬昆3,李庆斌2(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四川).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土断裂试验及尺寸效应分析[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解琳琳1,王心宇1,李爱群1,苗启松2,閤东东2,孙海林3(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建筑设计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王子寒,张若钰,景晓昆,肖成志,黄达(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砂土可视化直剪试验与剪切带形成机制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任重翠1,2,3,李建辉1,3,唐意1,2,3,刘军进1,2,3,严亚林1,2,3,郝玮1,2,3,孙超1,3(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风震联合作用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吴山1,何浩祥1,兰炳稷1,陈建伟2(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分级屈服型金属套管阻尼器减震理论与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金双双1,2,李盈开2,周建庭1,杜轲3,白久林4(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滞回模型及其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金浏,祝华杰,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减灾与防灾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筋混凝土柱纯扭破坏尺寸效应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种迅1,2,朱东1,蒋庆1,3,黄俊旗1,2,冯玉龙1,2,宋磊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外挂墙板采用耗能连接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李璞1,朱凯2,侯佳卉1,谢东东2,钱厚鹏1,金晓清1,2(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非均质材料与位错交互能的数值等效夹杂算法[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许伟志,王曙光,贲驰,宋宝玺,李威威(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虑两类装配式节点非线性行为的框架结构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缪惠全1,2,李杰3,4(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基于物理机制的随机地震动场中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 韩鲁,宋志强,王飞,刘云贺(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基于设计地震动的覆盖层场地空间自由场构建[J].工程力学,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