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云增.龙湾化工:推动精准用药 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7期
  • 李姿莹1,杜钦祥1,谢鹏飞2,杨中侠1,蔡海林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温度对蠋蝽Arma chinensis及其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张艳蕾1,张克信1,马岳1,张强艳1,刘卫红2,姜红霞2,杨琳凯1,刘长仲1(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工程防治实验室;甘肃省植保植检站).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性与玉米叶片中化学物质的关系[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曹廷杰1,杨剑1,胡卫国1,张玉娥1,赵虹1,王西成1,宋玉立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1—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抗病性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张梅1,李天娇2,罗伍周3,蒲颇1,王聪3,朱小波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植保无人机作业质量及其对玉米螟防效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唐美君1,李天娇2,郭华伟1,冷杨2,肖强1,姚惠明1,邵元海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茶叶研究所).茶尺蠖病毒制剂的应用效果初探与推广概况[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张欣杰1,宋文睿1,陈汉1,钱忠海2,曾娟3,董莎萌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育部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作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药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控现状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张丹,张万民,屈丽莉,洪晓燕,李眷,曲智(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省冬季温室烟粉虱隐种鉴定[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李杨1,2,秋元信一2(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北海道大学农学院).豌豆蚜不同寄主种群及其杂交后代适合度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罗宏伟,王婷,庄小吁,符柯栏,邹燕(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海南地区常见粉虱发生为害情况及寄生性天敌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商明清1,张德满1,金扬秀1,谢传峰1,李敏敏1,周洪旭2(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三点棍腹实蝇监测调查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陈彪,郑联顺,周顺康,张彤,杨新,周国辉(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南稻区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示范[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徐元章(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Z字形摆动喷洒法的药液对靶区覆盖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马雅敏1,施德云1,邓曹仁1,张哲2,王来亮3(浙江省缙云县土肥植保能源站;浙江省丽水市经济作物总站;浙江省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防治茭白锈病的药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王希1,2,王旭明3,廖晓军4,龙兰芳5,钟玲2(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保植检局;江西省大余县植保植检站;江西峡江县植保植检站;江西省峡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检站).江西柑橘低毒农药与生物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应用成效[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黄京1,乔岩2,刘瑞涵1,祝宁3,秦彦强1,弋凤蕊1,席佳行1(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京郊农户草莓绿色生产现状调查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刘万才,朱晓明,卓富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为主线 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霍云龙,王飞,李艳军,王娜,于娅,宫国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露地和网棚蔬菜蚜虫的药剂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袁俊杰1,马新华1,谢小燕2,卢乃会1,杨卓瑜1,陈文1,何群1,赵玲1,龙阳1(湛江海关;增城海关).双重DPO-RT-PCR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及菜豆荚斑驳病毒[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朱秀红(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技植保推广站).近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灰飞虱种群消长动态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马艳1,张学成1,杨学东2,吴国云3,茶菊青2,杨德良1(云南省大理州植保植检站;云南省大理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大理市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及其自然感染绿僵菌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吴兴彪1,齐春伶2(北京市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密云区种子执法监督站).不同类型药剂防治设施番茄烟粉虱的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张利霞1,高建中2,张霞1,王建英1,孙凌云1,张振旺1,程校云1(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阳原县分校).0.3%印楝素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简报[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董红刚(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扬州市邗江区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谢子正1,王晔青2,王国荣3,姚晓明1,高吉良1,罗川林1,石春华1(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浙江省嘉兴市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浙江省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6期
  • 李红梅1,2,刘路路1,3,李天娇4,程雨蒙1,张爱环3,万敏1,2,张峰1,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CABI东亚中心;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灰翅夜蛾属重大害虫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