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段云1,李怡萍2,李慧玲1,周国涛3,仵均祥2,武予清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种诱捕方式对河南原阳越冬代劳氏黏虫的诱捕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杨学礼1,李红卫2,卓富彦3,李向永4,于艳雪2(云南省江城县植保植检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验与检疫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省农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黄脊竹蝗在云南江城的发生与防控[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梁瑞郑1,李海炎1,陆泰良1,万保雄1,蒋和顺2,朱鹏翔1(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果树研究所/广西桂北特色经济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桃园桃红颈天牛的发生为害与绿色防控[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孙华1,李敏1,栗梅芳2,李令蕊2,王俊平3,杜文娟4,程群柱5,张立荣1,闫红飞1,刘大群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河北省磁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平山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隆尧县农业农村局).4种杀菌剂对麻山药褐腐病菌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涂业苟1,刘晓华1,金明霞1,熊彩云1,谢谷艾1,肖斌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中心).星天牛在北美栎树上的危害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彭欣1,郭春晖1,王瀚棠1,杨振德1,2,胡平1,2,徐蕾1,周静1,丁芷柔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渐渗杂交对害虫防治的挑战[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邢光耀(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农药喷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郭承德1,姜晓平1,秦萌2,韩立亮3,胡敏悦3,杨立国4,刘宝玉5,苏元红5,阿拉塔1,蔺永生1,肖彩虹6(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岛清数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西部农区鼠害智能物联网监测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管国军1,王凤良2,沈田辉2(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植物保护站).14-羟芸·噻苯隆对稻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蒲颇,张梅,吴金鑫,王胜,封传红,尹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省政府购买乡村植保员服务工作实践与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王律,谢志娟,张海燕,杜晓君,马丽云,王兴涛(靖江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靖江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6期
  • 陈雪1,陈冉冉1,姜培1,王晓亮1,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和美国、澳大利亚红火蚁农药登记现状对比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章亚博1,2,王丽伟3,2,赵敏3,2,杨洪岩3,2(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黑龙江省酶与类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参土传病害生防微生物及其抑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赵利民1,吕国强1,何洋1,冯贺奎2,彭红1(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省平舆县植保植检站).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肖春芳,王甄,张等宏,闫雷,沈艳芬(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方焱1,马晨2,魏亚东1,杨菲1,王仲敏1,王跃进3,康芬芬1(天津海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低温处理在植物检疫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杨文波1,2,向芬1,刘红艳1,李维1,银霞1,包强1,曾泽萱1,周凌云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防治茶白星病的杀菌剂筛选及防效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樊芳芳,程作慧,王旗,刘庆,张鹏,骞国良,李博学(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姜黄精油对二斑叶螨的熏蒸毒力及对解毒酶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韦治艳1,戴仁怀1,杨洪2,龚明富1,李定银1,龙贵云1,杨熙彬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烟草学院).棉蚜和桃蚜取食辣椒和茄子对其发育繁殖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周丹1,古建兰1,朱梅1,韦雪娇1,涂韦波2,沈奇3(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紫苏提取物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谢春生1,陈红春2,袁传3,林汉龙3,陈观浩4(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省化州市官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省化州市笪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 金小靖1,康晓慧1,陈万权2,蒋欣东3,刘太国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农业农村局).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