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伟1,2,李文强1,2,田世洪1,2,3,杨竹森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西藏仲巴微地体中新世马莜木富钾埃达克质岩及其内暗色微粒包体的成因[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李华伟1,2,杨志明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岩浆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及在斑岩矿床领域的应用[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黄施棋1,2,龚迎莉3,田世洪1,2,4,梁正伟1,2,朱春会5(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贵州同微测试科技有限公司).锌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张霖原1,2,杨竹森3,侯增谦1,徐培言4,刘畅3,谢兰魁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规律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与科学学院).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帕戈勒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成因机制及对稀有金属铍成矿能力的指示[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吉彦冰1,2,杜丽娟1,2,3,陈军1,2,黄智龙3,李波4,李鑫正1,2,刘林林1,2,杨再风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滇西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过程——来自石榴子石原位微量元素及H-O同位素组成的限定[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邓聚庭1,2,朱经经2,张海东1,黄明亮2,汪殿钟2,刘月东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迪庆矿业开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羊拉铜矿矽卡岩形成时代与矿床成因:来自石榴子石和磁铁矿组分的约束[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田振东1,冷成彪2,3,郭剑衡4,张兴春1,田丰5,马荣林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探大队).藏东义敦地体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来自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的约束[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王维1,薛传东1,杨天南2,谢志鹏1,信迪2,董猛猛2,刘靖坤1,王宇1(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滇西南惠民超大型铁矿床:一个晚三叠世火山沉积型矿床[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李赛赛1,2,王洋3,张洪瑞4,刘兴源1,2,王秋宇1,2,杨澍5(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云南永平县水泄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唐波浪1,2,刘英超2,岳龙龙2,马旺3,庄亮亮2(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云南华昌山Pb-Zn矿床热液流体演化:方解石REE及C-O同位素证据[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陈雅祺1,2,孙贺1,2,顾海欧1,2,黄超1,2,曹紫逸1,汪方跃1,2,葛粲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基于MC-ICP-MS的地质样品的高精度钾同位素分析方法[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王璐1,郑远川1,张爱萍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西藏林周程巴普矽卡岩型Cu矿床成因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杜胜江1,2,温汉捷3,4,罗重光5,凌坤跃5(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威—威宁地区铌矿床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许谱林1,2,唐湘生2,郭福生1,吕川2,黎广荣1,党飞鹏2,李志鹏2,黄迪2,徐勋胜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华南鹿井矿田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小山铀矿床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李成元1,薄海军1,李钢柱2,樊松浩1,陈磊1,冯杰1,周文辉1,高琪1,何泽宇1(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川井坳陷砂岩型铀矿含矿地层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张博1,2,刘亮1,阳杰华1,钟宏1,符亚洲1,毛伟1,张兴春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亚锡矿带泰国沙蒙矿床花岗岩成因及其对锡成矿作用的指示[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吴亮君1,2,王璞珺1,叶庆子3,黄超4,全洗强2,韦昊星2,李发源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质公园管理处;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湘西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李向东1,2,魏泽昳1,陈洪达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奥陶统拉什仲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成因分析[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王岩,王登红,秦锦华,黄凡,郭娜欣,赵晨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南岭东段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陈炳翰,范建福,刘建楠(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碲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赵龙贤1,2,代晶晶1,林彬1,刘婷玥3,傅明海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藏甲玛3000m深钻蚀变矿物短波-热红外光谱特征[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连光辉1,2,任云伟3,4,施建荣3,4,徐仲元1,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华北克拉通北缘凉城基性岩墙成因及古地理的重建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Frolov Andrey,Mashchuk Irina.Two New Species of Eretmophyllum (Ginkgoales) from the Jurassic of Eastern Siberia[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杨志明1,冷成彪2,朱经经3,高剑峰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序言: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与成矿[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Sattari Elaheh,Bahrami Ali,Vaziri-Moghaddam Hossein,Taheri Azizollah,Boncheva Iliana.Biostratigraphy, Microfaci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Late Devonian-Carboniferous Deposits at the Anarak Section, Central Iran[J].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王贵玲1,2,蔺文静1,2,刘峰1,2,甘浩男1,2,王思琪3,岳高凡1,2,龙西亭4,刘彦广1,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地热系统深部热能聚敛理论及勘查实践[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朱光有1,李茜1,李婷婷1,周磊1,2,吴雨轩1,2,沈冰3,甯濛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镁同位素示踪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路径——以四川盆地石炭系黄龙组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冯有良1,杨智1,张洪1,张天舒1,李攀1,侯鸣秋1,蒋文琦2,王小妮1,朱吉昌1,李嘉蕊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咸化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页岩油勘探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钱涛1,2,李王鹏3,高万里1,江万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早古生代造山后作用初探:泥盆纪沉积物物源示踪[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陈国超1,2,3,4,张晓飞5,裴先治2,李瑞保2,李佐臣2,魏均启4,陈孝珍1,季宪军1,张勇3(南阳理工学院;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东秦岭东段五垛山花岗岩基白草垛花岗伟晶岩微量元素富集型锆石特征及岩浆热液过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