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陵.汤加人南太平洋的长子[J].博物,2022,第4期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部).征稿简则[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4期
-
郑永和,余舒雯,杨宣洋,王晶莹(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科技高中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CNKI数据库的研究评述[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4期
-
钟国文,张婧乐(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外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调研综述与启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张一鸣1,白欣2,董贝贝1,任一鸣2,苗一迪2,韩明哲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基于STEAM 理念的国外博物馆课程案例分析及启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相博文(中国地质大学教育研究院).基于ASEB 栅格分析的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优化研究 ——以A 大学博物馆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钱燕(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河南地区博物馆研学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张伊丽(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儿童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儿童在儿童博物馆的学习体验情况调查 ——以上海儿童博物馆展教活动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刘丹丹(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方主导项目式”馆校合作实践反思 ——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于玲燕(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国文物部).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与发展[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蔡一茗(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博物馆分众教育[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肖军(北京天文馆).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时空图像[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刘奕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动手型展览:管理互动博物馆与科学中心》 ——从互动视角统合博物馆的运营管理[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焦郑珊1,刘晓青2,王琦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南开大学哲学院).“双减”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徐金燕,唐春艳(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影响博物馆观众共情的因素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王乐乐(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双减”政策为科普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以江苏科技馆创客教育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王营,冯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物馆特殊教育探究 ——基于西方特殊教育理论范式的视角[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傅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谁是中国古代的航海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姚晨心,陈凯伦,马晓燕,王原.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分析与规划[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陶苗苗,史景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MAT教师培训项目研究及启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蔡敏琪.自然类科普剧创作解析[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鲁昊.高校自然博物馆的“展教一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韩蒙.自然类展览如何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进化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魏闽.通过自然教育传播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理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柴秋霞,姜琳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展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张路遥,张正严.青少年心目中科学家形象与其科学从业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赵桂玲.中国高校博物馆之价值、困境与发展思路[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章佳敏,吴鑫,潘宇宸.科学桌面游戏设计框架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
胡盈.微信实现馆校合作教育新模式[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