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童1,2,柯佳仪1,2,宋子奇1,默迪1,吴谨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相干光纤束的无扫描无透镜3D内窥成像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谢孟桐,李建华,徐智勇,汪井源,赵继勇,戚艾林,苏洋,周华,沈荟萍(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弱湍流下斜程逆向调制无线光通信性能分析[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薛梦驰1,2,左琼华3(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国家传送网产品与系统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光纤微弯损耗的新测试方法仿真算法及验证[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杨光1,胡大明1,杨传范1,何晓燕1,2,Takats Viktor3(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大学期刊社《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编辑部;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显微热极化印刷微结构SHG图案钠钙玻璃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王军傲,杨雁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Luneburg lens回射器对高斯光反射特性的仿真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王坤博,周瑜,刘超,魏晓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基于微机电系统波纹振膜的高灵敏度光纤传声器[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李维轩1,朱晓松1,石艺尉1,2(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介质/金属波导在G波段的损耗和色散特性[J].光学学报,2021,第18期
  • 王奇书1,2,牟达1,2,周桐宇1,2,任姣姣1,2,张丹丹1,2,辛胤杰1,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玻纤复合材料分层缺陷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张恒1,乔卫东1,王嘉明1,李奕2(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计量测试中心).视野范围变化对动态眩光评价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伍煜1,龙小祥2,杨坚1,韩启金2,李庆鹏2,李松1(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高分七号卫星足印相机激光光斑中心定位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贺锦涛1,王明军1,2,3,张佳琳1(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陕西省智能协同网络军民共建重点实验室).团聚核壳蓝藻粒子的蓝绿激光散射和吸收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韦卓1,李稳稳1,林敏1,江文松1,周新奇2(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于Dropout深度信念网络的棉和涤纶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荣升1,刘洪双1,钟莹2,刘海涛1(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光力捕获金纳米立方体的拉曼光谱增强[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陆瑶,姜宗福,刘文广,陈子伦,姜曼,周琼,张江彬(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3×1光子灯笼实现30μm纤芯光纤激光模式控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张伟1,牛春阳2,游兴海2,袁波1,王立强1,2,杨青1,2(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之江实验室超级感知研究中心).高倍率大视场细胞内镜成像系统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吕元帅1,2,汪成根1,2,袁伟1,2,张桂菊1,2,齐开悦3(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相变材料的可重构模式复用光波导开关[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贾科军1,魏少博1,蔺莹1,陈娟娟1,曹明华1,黎锁平2(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可见光通信预编码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崔海华1,姜涛1,杜坤鹏2,国荣辉1,赵安安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深度学习位姿估计的多视结构光三维成像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杨艺哲1,刘中法1,方宇1,吴晓静2,杨勇1,朱思伟2(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市人民医院).聚焦型折射率显微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王畅1,2,王雪1,2,孙旭晴1,魏茹雪1,2,刘虹遥1,孙晓娟1,2,王飞1,2,路鑫超1,黄成军1,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健康电子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物镜耦合的波长-角度共同调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高敬敬1,2,刘红林1,2,王歆1,2,韩申生1,2,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毛玻璃和体散射介质的散射等效性对比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王岩,朱岭,杨学弦,王小云,彭金璋(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拉曼频移温度效应与测温新方法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崔岩,刘亚飞,刘康,褚金奎(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反照率对天空偏振模式的影响[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陈毅腾,邱吉芳,董振理,潘宥西,陈玉琛,郭宏翔,伍剑(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基于逆设计的新型垂直耦合器[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王翔1,2,殷高方1,赵南京1,甘婷婷1,张小玲3,董鸣1,2,陈敏1,2,亓培龙1,2,丁志超1,2,王璐1,2,谷梦园1,2,贾仁庆1,2,覃志松4,杨瑞芳1,方丽1,孟德硕1,刘建国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荧光动力学法藻类初级生产力测量中光合尺寸单元校正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雷鸣1,聂凯2,姜罕盛1,戴庞达3,王京丽4(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数字摄像能见度仪的设计与实现[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杨晔,杨小丽,何丽红,高九林,连亚军,杨晓晖(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次磷酸增强的准二维钙钛矿天蓝色发光器件[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 张维宇,汪洋,金湘亮(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双波峰响应CMOS单光子探测器的设计与优化[J].光学学报,2021,第1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