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小安1,2,赵海明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作为“政治腹语”的社交机器人:角色的两面性及其超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彩霞1,张涵2(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互联网平台媒体的反向融合逻辑与新传播生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施畅(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迷宫的互动叙事:冒险故事、分岔情节及多重未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龙小农1,2,靳旭鹏3(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新冠疫情、信息疫情与政治疫情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段鹏1,2,张倩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智能触控媒介实践的生产、操演与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徐剑,黄尤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社交媒体之于新闻价值的发现与重构* ——基于奥运会热搜榜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宣传的新闻:范式锚定与逻辑演进* ——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报实践的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玲宁1,2,陈倚群3(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全球传播与地区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交媒体使用对阿拉伯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齐伟,黄敏(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媒体特许经营模式与中国电影产业化进阶* ——主题娱乐观念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周勇,李昊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人民广播事业八十年:历史经验及其现实意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丰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纪录片人的提案仪式与文化表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罗艺1,2,唐海江1(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投射”知识:幻灯与近代中国平民教育运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何勇1,杨晓璠2(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边界消融与制度重构: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电视立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岩,丁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事实—真相”与“后真相”的叙事之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庞亮1,2,李雅君3(中国传媒大学;山西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社交媒体平台的圈层化电竞传播及其观念引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何双百(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工移情:新型同伴关系中的自我、他者及程序意向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黑特1,韩天棋2(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论手机媒介的游戏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昝廷全1,周仪涵2(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信息自组织:价格形成的传播机制与模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视频天下:语言革命与国际传播秩序再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郭新茹1,2,康璐玮3(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创意传播基地;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认知盈余视角下短视频平台内容创新生产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骋(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从“横屏”到“竖屏”:论影像符号表意机制的变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罗坤瑾,许嘉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性共同媒介仪式:体育精神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升民,刘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重新定义智能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邬建中(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身体、遮蔽与新中区:对AI合成主播技术具身的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吴鼎铭,许天敏(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媒介时间与互联网产业中的劳动控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沈正赋(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论新闻舆论“四力”发展的动力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会林1,黄昕亚2,祁雪晶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电影海外网络受众接受度的实证研究* ——2021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范志忠,于欣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国电影新基建的技术神话与工业美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建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数字社会媒体治理的系统重塑与价值诠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