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云游戏的难题:平台化战略下技术演进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佳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短视频视觉说服的符号化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朱兆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平台世界主义视域下的“韩流”国际化机制 ——基于韩剧的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汪金汉(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视觉论证研究的传播学路径及其文本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林昱君(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技术可供与情感缺位:社交媒体使用对在华韩国旅居者的文化适应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焱1,郑恩2(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受众主体性的疑问:数字新闻时代“无声的控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党君1,马俊树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实践效果 ——基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MU5735 空难报道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朱颖,张靖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类思维”视野下的受众观变迁与公共性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纪忠慧(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美国战略传播体系国家安全协同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黄健君(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论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乐舞的叙事转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赵瑜,李孟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拟人化趋势下的虚拟主播实践与人机情感交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曾一果,凡婷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时代的媒介记忆:视听装置系统与新记忆之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常江1,2,王雅韵2(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审美茧房:数字时代的大众品位与社会区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杨龙飞1,2,周晓光1(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社会动员视域下民国旅外徽州人办报实践与乡土社会互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刘俊(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从膜拜走向展示:传媒艺术的一个实践迭变与理论期待[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高丽华1,顾博涵2(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动健康共同体的构建: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洪杰文1,2,王怡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移动新媒体用户算法疲劳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洪忠,王競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陈虹1,2,秦静3,4(华东师范大学战略传播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建构框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李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传播战略研究所).融合新闻学:“不可通约性”视阈下新闻传播学范式转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艺术媒介:材料与形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付晓燕,罗蔼彤(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媒介化社会中的照片投资* ——18 位修图成瘾者的科技生活史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李斌1,季为民1,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早期传播中的知识偏向* ——《新莱茵报》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考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袁丽媛1,2,施宇1,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南日报社).中华元典“朋”文化国际传播的历时考察及其当代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赵禹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论二度区隔与短视频叙述之“真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肖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向话语协同:中国气候变化对外话语* ——基于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大数据文本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黄会林1,许莹2,3,郭欣炜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 ——2022 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黄合水,静思宇(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来广告形态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吴灏鑫,李浩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交媒介“自恋”症候的转向及其对主体性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