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饶震红,张莉,杜凤沛(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提升新生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探索研究[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牛娜,陈立钢,侯娟,纪伟(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农林类高校分析化学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张元红,姜林,张丽丽,时伟杰,王艳芳,侯芹,侯菊英,李怡靖,万福贤(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分析化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崔运梅,陆瑞利,王莉,宋春霞(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分析化学Ⅱ课程的教学创新——“四维创新”实现“四有目标”[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张晨辉,李向东,赵晓东,路慧哲,马琛,杜凤沛(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张相飞,张炜,孙家隆(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逆合成分析在农药合成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青岛农业大学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合成课程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刘金彤,杨红(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教学改革设计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洪昀,杨胜祥,张洪涛(浙江农林大学).面向新农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育人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陈璐,李慧慧,曹敏惠,徐胜臻,周媛媛,王运(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大学化学课程融入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李亚瑜1,张明杰2,赵冬梅3,吕波1,4,刘尊奇1(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新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挖掘地方化工农林特色 推进化工原理课程改革[J].大学化学,2022,第8期
  • 段云青1,段志青2,武鑫1,郭晓迪1(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路径[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胡水,李厚金,赖瑢,朱可佳,彭敏,李莲云(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黄酮化合物脱水闭环反应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张斌,刘爽,朱艳艳,张家源,伍敏,刘春梅(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邻二氮菲合铁(II)组成及稳定常数测定实验的改进与优化[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朱楠1,马鸿婷1,陶欢诺1,王雪2,宿艳2(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可穿戴气液两用甲醇智能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翁玉华,许振玲,潘蕊,张春艳,吕银云,阮婵姿,董志强,阮永红,张来英,方雪明,彭淑女,任艳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与时俱进地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察冬梅(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民族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调查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胡正利1,2,辛凯莉1,刘少创1,钟诚兵1,武雪原1,应佚伦1,3,孔璇凤1,余晓冬1,张剑荣1,龙亿涛1(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生物纳米孔道单分子多肽磷酸化识别与测量的创新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王文权,刘萌,孙康,刘智峰,季晓晖,刘全(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流动化学平台的3-(2-羟基苯基)-1-(吡啶-3-基)丙-2-烯-1-酮合成实验改进[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宣俊1,金伟伟2,李磊1,廉笑1,张琼1,刘晨江2(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大学化学学院).连续流动条件下硝酮的光化学合成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陈彦涛1,胡惠媛1,杨波1,石玉磊2(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浦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聚合物链状分子的构象统计 ——推荐一个高分子实验[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陈帅,顾成奕涵,朱成建,谢劲(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可见光介导的sp3碳氢键官能团化[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徐春发,陈萍,袁耀锋(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三氯蔗糖简介及其在有机化学授课中的探索[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闫晓义1,2,马强1,2,魏士刚1,2,张志权1,郭玉鹏1,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应用 ——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张东凤,朱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基础化学原理与前沿研究领域的契合 ——以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为例[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李懿伦,余意,袁耀锋,叶克印(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硫-氟的邻位交叉效应[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王丽娟,刘芸,靳菊情,李洋,许昭,唐玉海,徐四龙(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CCS 2017规则的基础教学研究[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朱倩倩1,王稳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培养化学拔尖人才为导向的综合化学实验(I)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李海琴,薛亮,东婉莹,杨洋(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 刘艳玲1,阴彩霞2(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立足“四个回归”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大学化学,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