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明,郭庆贺,徐贵达,安永(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化工园区综合污水厂的工程改造及运行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8期
-
李轩1,侯精明1,同玉1,杜颖恩1,薛树红2(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代理模型辅助PSO算法的排水管网优化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何松1,宫永伟1,谢鹏1,陈博2,王文海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基于土柱实验的绿色屋顶种植基质氮、磷淋溶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徐东川,李朝林,王文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PEDOT包覆Na3Fe2(PO4)3强化海水淡化电池除盐性能[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王康舟1,2,吕恺1,2,邵贤明1,2,李佳慧1,2,姚雪薇1,2,彭党聪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MBBR的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杨逢乐1,2,唐文景1,张先智2,李金花1,金放鸣1,周保学1(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洱海环湖截污治污工程的治污效果诊断与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周倩倩,司徒祖祥,刘汉林,陈维锋,腾帅,陈贡发(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迁移学习的排水管道缺陷识别[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芮继承1,张立尖2,赵一赢1,黄鑫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供水管理处).二次供水系统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潜在风险[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夏琼琼,尚巍,郑兴灿,张文安,王雅雄,孙永利,李鹏峰(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曝气方式对低基质CANON工艺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王帆1,李军2,艾胜书1,康华1,聂泽兵1,3,边德军1,3(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与水质保障科技创新中心).HRT对多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低温脱氮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孙伟1,唐霞1,吴学伟1,李碧清1,邱光磊2,林学然1,李江鹏1(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厂聚磷菌丰度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朴恒1,王晓东1,吴宇行1,黄青2,毕学军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首创瑞海水务有限公司).降雨对混接分流制地区污水厂进出水特征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杨其文1,王圃1,雷燕2(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PEI纳米交联树脂对Pb(Ⅱ)和磺胺二甲嘧啶的吸附[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苑宏英1,2,李琦1,2,张嘉艺1,2,杨玉萍1,2,王雪1,2,张小亚1,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添加蛋白质类餐厨垃圾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耿明月1,郭海娟2,马放1,肖霄1,辛俊杰1,隋然1(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接种菌丝球对污泥团聚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王丽花(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基于热管的污泥干化尾气余热回收技术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黄吉霖1,蒋青松1,朱滔2,曾嵘2,赵磊3,刘永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局部回归的城市特征降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
郝晓地,孙群,于文波,袁土贵(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蓝铁矿形成要素探究:涉及细菌对乙酸的亲和性[J].中国给水排水,2022,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