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希骏,杜沁圆,张义敏,张思超,张露,孙美灵(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温疫论》疫病论治中补法运用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兵1,刘存志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基于身形理论的腧穴配伍规律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徐宁阳1,李国信2,梁丽喆2,宋囡1,刘悦1,杨关林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从“心肾相交、心脾相生”探讨线粒体功能在心系疾病中的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文钊1,陈冬梅2,陈苗1,虎娜1,邢莎莎1,3,罗嘉琦1,田瑞莹1,王静1,杨丽4,何瑞1,3,杨桦5,马会明1,3(宁夏医科大学生育力保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刺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存志(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创新研究院).外经病和脏腑病腧穴配伍规律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洁1,姚美丹2,黄尉威2,陈新林2,方红城3,冼绍祥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基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颈动脉超声及中医证候要素探讨血脉理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鲁佳敏,孙磊涛,傅钰涵,阮善明,沈敏鹤(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论“扶正解毒”与“解毒复正”辨治恶性肿瘤异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秦合伟,李彦杰,孙孟艳,王梦楠(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软化丸调控lncRNA-TUG1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魏高文1,邬继红1,王红梅2,邵瑞洁1,卢峻1,图娅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NLRP3 炎性小体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晶1,于跃怡1,杨宏伟1,王钰2,孙文军3,曲淼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路易体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候及脑葡萄糖代谢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网“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声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关于发现假冒《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开设网站的郑重声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洁梅,秦静波,谢知言,乔梦媛,罗榆稀,夏波,梁雨晴,杨燕,伍文彬(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体质学在痴呆防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杨德爽1,2,黄力2,姚睿祺1,2,郭淑贞3(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从瘀毒角度论述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孙嵩,柴立民,冯桂宇,李东阳,张萍心,刘蔚,张英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忍冬藤水提物冻干粉调控共培养体系中大鼠T淋巴细胞迁移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武静1,田维毅1,蔡琨1,李尧锋1,杨莎莎2(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建中汤调控小胶质细胞自噬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和抑郁症共病的作用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曲一玮1,马度芳2,吴涛1,王咏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络“溢奇邪、通营卫”理论在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雨涵,刘福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基于“脉损”学说辨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桂彬1,庞博2,朴炳奎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劳者温之”内涵考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安琪,万瑾毅,姚海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于“脾主为卫”探讨肠道黏膜免疫在痰湿体质调体干预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孟涵,王洪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基于窠囊学说论析肺结节的病机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宗玉涵1,李玲孺1,2,杨帆1,孔靖玮1,赵海虹1,陈顺琪1,王济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基于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探究痰湿体质与哮喘的相关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蒋宇琪1,2,刘青武2,王雅琦1,黄洁平1,2,黄储涵1,2,杨顶权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皮肤与性病学科).早发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雄激素水平与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明1,丁艳亭2,陶晓华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泰安市中医医院).《伤寒杂病论》中动物药使用特色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周可林1,国生2,魏培栋2,刘江2(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通降理论在脾胃病脏腑推拿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秋冶1,蒋海洋1,陈维1,2,王帅1,2,何璠玙1,王凤荣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冠脉血运重建后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客观指标及特定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马慧澜,郭燕芬,卢坤彬,戴雅梅,罗钰杰,吴方真,陈煜宇,赵宇杉,王郑杨,陈珊妮,赵钟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浅谈产后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馨予1,李萌菲1,王桂青1,陈丽娅1,姜苗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锡纯论治“血枯病”发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丽妍1,杨帆1,孙萌1,李想1,涂光忠2,姜艳艳1,3,刘斌1,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经典名方有效物质发现”重点研究室).安格洛苷C对照品的定值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