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蒋志辉1,2,赵呈领1,周凤伶1,梁云真1,黄琰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STEM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赵慧臣(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学STEM学校的教学设计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首新1,胡卫平1,王碧梅1,陈明艳2(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基于文化—历史活动观的小学生项目式STEM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张纲,王珠珠(中央电化教育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 *——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董艳1,王飞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殷朝晖,王鑫(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美国K-12阶段STEM教育对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雷玉菊1,周宗奎2,3,田媛2,3(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陈琳1,2,杨英1,2,华璐璐1,2(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三五”开局之年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新发展 *——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点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朱珂(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网络学习空间交互性、沉浸感对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张美霞(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场馆建设与场馆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刘三,石月凤,刘智,彭晛,孙建文(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络环境下群体互动学习分析的应用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华子荀,马子淇,丁延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的学习空间再设计及其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吴涛1,2,张子石2,金义富3(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高等学校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研究所).网络学习领域作者合作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CSSCI的文献计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谢泉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实现“人人通”的“网络学习空间”是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万力勇1,杜静2,蒋立兵3(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开放教育资源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赵健,张美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基于内容分析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构建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林伟涛,黄慕雄(华南师范大学).微视频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聂竹明,杨一捷,刘钊颖(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透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二十年历史变迁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孙淑艳,丁树峰(天津市电化教育馆).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的论证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李芒,周溪亭,李子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新理念[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佟加蒙(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高校非通用语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2期
  • 黄荣怀1,2,刘德建2,刘晓琳1,2,徐晶晶1,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肖广德1,魏雄鹰2,黄荣怀3(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柏晶,谢幼如,李伟,吴利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杨晓哲,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姜强1,赵蔚1,李勇帆2,李松3(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部).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仪表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张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李锋1,熊璋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放教育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数据与计算”模块[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 郭炯,郑晓俊(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