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林富1,赵会兵1,梁迪1,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载应答器编程天线建模及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4期
  • 周志亮(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民族技术产业加快发展[J].铁道学报,2016,第4期
  • 本刊编辑部.《铁道学报》对撰写中英文摘要的要求[J].铁道学报,2016,第4期
  • 赵国堂(中国铁路总公司).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冻胀管理标准的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石卫师(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城轨列车自动驾驶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宋洋,刘志刚,鲁小兵,汪宏睿,张静(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计及接触网空气动力的高速弓网动态受流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石晓玲,李强,薛海,赵方伟(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高速列车锻钢制动盘多裂纹间作用机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贾方方1,2,3,贺奎3,王万金3,安明喆1,路振宝3(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功能性高分子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劈拉性能[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马晓川,王平,王健,徐井芒(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尖轨降低值超限对转辙器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王隽龙,宋文胜,葛兴来,张文明,冯晓云(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单相LCL脉冲整流器的高速铁路牵引网谐波谐振抑制方法[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王尧,余祖俊,王中卫,李长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基于FPGA的铁路异物检测算法的硬件实现[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谢铠泽,王平,汪力,陈嵘(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震动作用对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影响分析[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时瑾1,2,龙许友3,王英杰1,2(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轨道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载铁路桥上反向曲线地段列车运行引起的动力响应分析及参数设置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赵斌,张友鹏(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学院).基于傅里叶变换结合Q-D算法的轨道电路暂态分析[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王少杰1,徐赵东1,李舒1,Shirley Dyke2(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钢轨应变监测的多跨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差异沉降识别[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邹瑞明1,张志超2,马卫华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基于多边形接触模型的内电车钩建模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袁磊1,甘庆鹏2,付强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车载模式显示识别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刘洋,吴广宁,高国强(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纳米氧化铝掺杂对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绝缘性能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张汉坤,刘世峰,宫大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铁路货物运输保本距离分析及其粒子群算法[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陈怀鑫,杨中平,林飞,夏欢,王彬(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于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稳定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张戎,诸立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枢纽内沪杭高铁列车开行站调整对不同特征旅客吸引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