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雪峰1,2,张学民2,3,刘学勤4,阳军生2,刘继强4,韩雪峰4(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基坑开挖与降水引起下卧隧道变形的解析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张凯1,2,王起才1,2,杨子江1,2,梁柯鑫1,赵坤1,崔晓宁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建格库铁路HDPE板高立式沙障防风效益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杨广庆1,靳静1,2,周诗广3,杨国涛4,郑鸿5(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铁道学会标准与认证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铁路加筋土挡墙土工格栅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周双喜1,邓芳明2,韩震1,喻乐华1,吴亮秦1(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基于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线形预测[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于丽1,代仲宇2,赵勇3,王明年1,李琦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理论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任娟娟1,2,田根源1,2,徐家铎3,邓世杰1,2,解鹏4(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客货共线单元板式无砟轨道荷载作用特性与疲劳寿命预测[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强斌1,李亚东1,顾颖2,邹永丰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桁梁桥主桁杆件厚板焊接残余应力空间分布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鲍学英,张健,王起才(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北寒旱地区铁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李天琦,聂磊,谭宇燕(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基于换乘接续优化的高铁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江辉1,白晓宇1,黄磊1,李辰1,孟宪锋2,杨庆山3(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波浪、海流环境中跨海桥梁深水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杨成1,赖远明1,2,王旭1,马勤国3,杨志团4(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弯矩作用下盾构管片环向接头的力学模型[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张友鹏,梁鹏飞(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EEMD的应答器上行链路信号处理的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夏张辉,周劲松,宫岛,孙文静,孙煜(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悬挂系统的解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冯青松,辛伟,罗贤能,刘全民,雷晓燕(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波数有限元-边界元法的无砟轨道声辐射特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何彪,李柏林,熊鹰,范宏(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可变形部件模板的扣件状态识别[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孙昊1,2,3,游勇1,2,柳金峰1,2(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泥石流梁式格栅坝调控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许仲豪1,杜鹏1,2(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列生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李林(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助力中国铁路技术发展[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闫伟,朱晓宁,邓宇君,王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中欧班列去程运输组织优化模型[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张惠茹1,2,贾利民3,4,王莉1,2,杨杰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面向列车节能控制的时刻表优化[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韦凯1,2,王丰1,2,杨麒陆1,2,王平1,2(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轨扣件弹性垫板的宽频动力性能及其理论表征[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徐旸1,高亮2,杨国涛2,侯博文2,殷浩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可破碎离散单元的铁路碎石道砟磨耗机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杨广雪1,赵方伟2,李秋泽3,梁云3,林国进1(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研发部).高速列车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对轮轨磨耗的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徐宁,任尊松,薛蕊(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高速动车组时频域响应特征及振动传递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王斌杰,孙守光,李强,唐琦(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基于载荷谱提升转向架构架疲劳可靠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刘勇1,苏海霆2,3,戴公连3(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泰山学院机械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气象条件的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日照温度场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孙强,周洋,张治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FARIMA的铁路数据网流量趋势预测[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
王小鹏,渠燕红,马鹏,张永芳(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头部图像特征的人流计数方法[J].铁道学报,2019,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