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红”与黑——论颜色语词的意义与指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4期
-
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周济与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4期
-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4期
-
闫瑞峰1,张慧2,邱惠丽3(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基因编辑技术治理的三维伦理考量:问题、困境与求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孟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存在与时间》到《技术与时间》——斯蒂格勒对海德格尔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索引,闫宏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身体现象学视域下虚拟现实体验的生成及其增强效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易显飞1,2,王克宁3(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命物之化而守其宗: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道家生命文化审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陈红兵,孙璐(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增强技术的合理性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于雪(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机体哲学视域中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风险成因与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邬天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哲学存在论新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别应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Cybernetics应该翻译成什么?——基于维纳著作在中国翻译、传播的移时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闫坤如,李翌(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据主义及其人文坎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史红继,张建军(南京大学哲学系).因果性的反事实条件分析与因果模型理论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王昱洲(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基因编辑与基因筛选对人影响的伦理差异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厚宇德,姜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科学史协同研究法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从工程哲学看中国风格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郭建福1,陈正洪2,3(山东女子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近现代气象科技发展与科学家精神的形成——在工程学的视域内[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王福玲(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道德中的脆弱性——以代孕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李日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与化解技术危险的可能出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李胜辉(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意识高阶理论与误表征问题——基于“现象劳动分工”的讨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王巍1,唐师哲1,李卓群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基因增强的虚无主义面向与人文归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张柏春(南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机械的多维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杨通进(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谋昌与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3期
-
胡盛澜(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人工情感智能体的道德赋能问题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2期
-
王少(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不端概念再审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2期
-
宋洁(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代社会技术化的合理性及其矛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2期
-
胡卫伟1,2,张旭1(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Science概念汉译和接受史考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2期
-
成家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生命体是一架复杂的机器——雅克·莫诺的分子生物学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