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绍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研究进展 ——中国《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二部分》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杨晓妹1,庞倩男1,王有兴2(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环境税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政府环境监管调节作用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罗理恒(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保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李旭辉1,陶贻涛2(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测度、区域差异及成因识别[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袁润松1,丰超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基于共同前沿生产理论的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2000—2020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李豫新,程洪飞,倪超军(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能源转型政策与城市绿色创新活力 ——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陈文颖1,2,周丽1,2,柴麒敏3,高翔3,齐绍洲4,顾阿伦2,王仲颖5,田智宇5,滕飞1,2,张九天6,陈迎7,张希良1,2(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三部分》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范英1,2,莫建雷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教育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特色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评估与展望 ——中国《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四部分》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赵振智1,程振1,吴飞2,吕德胜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郭蕾,赵益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的消费减排政策演进:2003—2021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郑月龙1,2,张龄月1,白春光2,叶林1,江霞1(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考虑政府碳减排补贴与谈判的供应链碳中和契约研究:博弈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张震1,石逸群2(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特色与融贯: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李胜,周玲(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 ——基于行为公共管理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吕忠梅1,田时雨2,王玲玲3(中国法学会;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保护法》实施现状及其法典化“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黄晶(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的几点研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潘雄锋,袁赛(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碳披露、绿色创新与碳绩效[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