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卢晓霞1,Lawrence Lessner2,David O.Carpenter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健康与环境研究所).妇女乳腺癌医院出院率与在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场地邮政区居住之间的关系[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曹莹1,朱岩2,张亚辉1,李霁1,王飞飞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我国物种毒性数据的多溴联苯醚预测无效应浓度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朱婧涵,薛峤,张爱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特辛基苯酚干扰雌激素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对ERβ亚型选择性结合的理论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梅俊1,2,3,陈佩1,彭平安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四溴双酚A混合物的热解实验:含溴二噁英生成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娄素芳1,黄宁宝1,徐丽2,余应新1,3(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食物粒径与混合方式对多溴联苯醚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弛1,闫会萍1,陆一帆1,翁凯翔1,武铁男1,胡兵1,王娟娟1,刘一凝1,魏东洋2,许振成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急性暴露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马铃1,冯碧婷1,周萌2,胡宏伟3,孙红文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机动车排污检控中心;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人工甜味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倩倩1,2,夏忠欢1,2,3,4,吴敏敏1,2,周彦池1,殷婧1,刘津1,杨浩2,3,4(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市蔬菜中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残留及摄食暴露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白皓1,高媛2,朱秀华1,陈吉平2,耿柠波2,徐甲知2,马新东3(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环境空气中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周易1,李黎1,2,刘子芳3,邓仕槐1(四川农业大学农村环境保护工程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雅安市环境监测站).大气硫酸酯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杜翠红,王中钰,陈景文,乔显亮,李雪花,谢宏彬,蔡喜运(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品足迹:概念、研究进展及挑战[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Li Ran1,Qiu Xinghua1,Yang Qiaoyun1,Li Keqiu2,Li Guang2(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for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and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Basic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MiR-125a-5p is Upregulated in Plasma of Residents from An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 Site[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文武,夏星辉,陈曦,翟亚威,林慧(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碳质材料和溶解性有机质对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在摇蚊幼虫体内富集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段丹丹1,2,李海燕1,2,郑太辉1,2,黄文1,2,杨余1,冉勇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亚热带水库沉积物钻孔中有机质的历史记录及其环境意义[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曾柳丹1,2,马慧敏1,张干1,于志强1,盛国英1,傅家谟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Cl-BDE-208和BDE-209诱导LINE-1基因低甲基化和ESR1基因高甲基化[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吴丰昌,赵玉杰,赵晓丽.缅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傅家谟院士[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刘静1,2,何丽雄3,曾祥英1,于志强1,冉勇1,盛国英1,傅家谟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珠江主干和东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增塑剂分布[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孙文文1,周林2,韩文亮3,冯加良1,于志强2,傅家谟1,2(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华侨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电子垃圾拆解对台州氯代/溴代二噁英浓度和组成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尹东高1,尹华1,彭辉2,周素1,唐少宇1,马海英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化学系).腐殖质对BDE209、Pb和Cd在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麦碧娴,彭平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序言[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赵中华,李晓东,陈彤,刘洁,倪明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热脱附研究综述[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杨蓉1,2,李娜2,饶凯锋2,马梅2,王子健2(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研究方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夏吉成1,2,胡平3,王建旭1,张华1,冯新斌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铜仁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贵州省铜仁汞矿区汞污染特征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关晓燕1,王摆1,董颖1,李姝熳2,高杉1,刘卫东1,周遵春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南四湖水质监测中心站).二甲苯、蒽、苯并[α]芘对虾夷扇贝幼贝血清SOD、CAT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赵丽娟1,张洪2,解静芳1,刘瑞卿1,李萌1,刘佩佳1,王雅帅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土壤残留氯磺隆和镉联合胁迫对菠菜代谢产物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陈洋1,周军英1,2,程燕2,廖建华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药在稻田使用对地下水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卜庆伟1,2,王东红3,王子健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风险分析的流域优先有机污染物筛查:方法构建[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魏凤华,张俊江,夏普,张效伟,于红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类二噁英物质及芳香烃受体(AhR)介导的有害结局路径(AOP)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林涛1,游泳1,林荣华2,史梦竹1,李建宇1,赵建伟1,陈艺欣1,傅建炜1,魏辉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对大型溞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孙盛明1,朱健1,戈贤平1,张成锋1,缪凌鸿1,张武肖2,章琼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团头鲂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氨氮胁迫中的表达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