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励涵1,2,秦华1,3,孙秀锋1,王新月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咨询委员会).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对木香花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与生境分析[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陈卉1,颜文涛2,李子豪1,赵筠蔚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面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的大都市区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岳红记,廖叶琳,唐赟(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清代朱集义“关中八景”景观构成及文化意象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许愿,李宾,朱育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刊).重拾李格尔:工业景观的历史价值与年代价值之辨[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邱悦1,文晨2,1,戴菲2,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长江武汉段城市河流廊道蓝绿空间优化[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程堂仁1,2,王佳1,3,郑唐春1,张启翔1,2,4,5(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观赏植物遗传资源工作组;本刊).从“花园之母”到“美丽中国”[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刘子晴1,王薪宇1,杨锋2,李方正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城市更新背景下融合深度学习的非正式绿地数字识别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张婷,金荷仙(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以多元历史文献为解读文本的宋代植物香景营造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成实1,2,王一婧3,程子倩4(东南大学城乡规划流动站;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基于倾斜摄影模型的滨江空间多维形态特征量化方法研究——以南京滨江为例[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刘博新1,戴伟2(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建筑系).老年认知症的绿色照料农场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周宇麒1,汪坚强1,齐羚1,郑善文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园安全感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松榆里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张烨1,夏楚瑜2,赵晶3,陈一宁4(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系;北京林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城市、空间、权力与公园更新——天坛公园服务功能变化[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张昪1,赵纪军2,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代内陆自建公园营造的“自在”与“自为”——以西安莲湖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吴昊1,秦弋丰1,谢长坤1,车生泉2(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本刊).基于CMIP6的多情景上海雨洪风险时空格局评价及规划响应对策[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黄子秋,董晨露,刘文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不同尺度弱势群体对公园绿地潜在供给与实际游憩服务获得的响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姚亚男1,2,李树华2,王玥1,金洋1,王羽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刊).中国花粉致敏树种分级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朱萌1,2,王灿祥2,陈锦富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街道步行环境夜间安全感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的感知实验[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CHENG Yuning,FAN Boqing.Digital Landscape Process[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王向荣.与ChatGPT的对话[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WANG Xiangrong.A Conversation with ChatGPT[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张鹏1,韩锋1,2,3,杜爽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本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从《哲学树》到“哲学树”:关联性文化景观自然原型象征意义的解读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6期
-
谢明坤1,2,董增川3,1,4,成玉宁5,6,7(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建筑与景观研究所;河海大学;中国水利学会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专委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景观学系).基于数字景观的海绵城市研究框架、关键技术与实践案例:从水文分析到智能测控[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应君1,金荷仙2,张一奇3,邵张虞3(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陈力行1,邓雅丽,张樱子2,1,3,4,5,王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四川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青年委员会;四川省建筑师学会).成都市城市公园景观特征的“冷岛效应”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章晶晶1,项湫涯2,胡广1,麻欣瑶1,卢山1(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基于关联规则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偏好研究——以杭州三个社区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李肇旗1,冶建明1,2,马恒卓1,朱现伟1,贺明阳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居民公园出行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条件过程模型检验[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行走在景观的边缘[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陈秋渝1,龙彬1,张菁2,孙大江3,杨俊熙4(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成都东部新区玉成街道城市更新办).基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理念的川西林盘人居环境营建思考[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
杜喆,蔺宝钢,陈贞伊,王敏学,张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疫情封控下校园室内外蓝绿特征接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园林,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