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顾永正,魏书洲(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重金属协同减排和分布特性[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赵猛1,任志浩1,褚海峰2,王毅1,张坤1,程学珍1(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里能鲁西矿业有限公司).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采煤工作面尘雾图像清晰化算法[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刘世奇1,2,王鹤3,4,桑树勋1,2,3,4,胡秋嘉5,贾慧敏5,毛崇昊5(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无烟煤储层煤层水的相变传质过程及其煤层气开发的工程启示[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王琦1,2,吴文瑞1,何满潮1,魏华勇1,王业泰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恒阻吸能锚固岩体动力特性及控制机制[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丛钰洲1,2,翟成1,2,丁熊1,2,余旭1,2,徐吉钊1,2,孙勇1,2,郑仰峰1,2,唐伟1,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层钻孔内注入液氮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及煤损伤分析[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王雪峰1,曹敏敏1,王荀1,2,金智新1,邓存宝1(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钴基催化剂催化矿井乏风甲烷与锅炉燃煤共燃性能[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毕银丽1,2,3,李明超1,2,柯增鸣1,2,杨伟1,2,薛超1,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与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层重构模式下接种DSE 对玉米根系形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许旭辉1,何富连1,2,吕凯1,王德秋1,李亮1,翟文立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厚层坚硬顶板切顶留巷合理切顶参数[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李臣威1,2,张雅婷1,张海军1,2(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界面纳米气泡强化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分离机理[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王盼1,2,程建远1,2,刘强2,胡继武2,贾茜2,王保利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Love 型槽波三维地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石钰1,2,阳梦1,2,李树刚1,2,薛俊华1,2,赵鹏翔1,2,马玉华1,2(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颗粒复合表面活性剂对煤中CH4 吸附/解吸和扩散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8期
  • 王双明1,2,3,申艳军1,2,3,宋世杰1,2,3,刘浪2,4,顾霖骏2,3,魏江波2,3(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双碳”目标下煤炭能源地位变化与绿色低碳开发[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陈浮1,朱燕峰2,马静1,杨永均2,尤云楠2,王丽萍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部平原采煤沉陷区降污固碳协同修复机制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卞正富1,2,3,伍小杰4,周跃进2,程伟1,3,雷少刚1,3,朱超斌1,2,3(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煤炭零碳开采技术[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尹希文1,2,于秋鸽1,2,甘志超1,2,浮耀坤1,2,樊振丽1,2,纪龙3(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高钙粉煤灰固碳降碱反应特性及煤矿井下规模化利用新途径[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于伟静1,杨鹏威2,王放放3,李琦2,赵光金3,马京香2,马双忱2(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煤电技术发展与挑战[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毛善君1,2,景超3,2,李团结4,黄伟4,高鹏3,宋启3,李祥3,陈金川3,姜文磊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基于4DGIS 的智能化矿区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桑树勋1,2,3,刘世奇1,2,朱前林1,2,韩思杰1,2,张守仁4,谭克龙5,周效志3,郑司建1,2,王许6,刘统1,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CO2 地质封存潜力与能源资源协同的技术基础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李姗姗1,2,袁亮1,2(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煤炭工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影响因素[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王珺瑶,何松,严家辉,曾雪兰,邓帅,雷励斌,田志鹏(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及挑战[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崔国栋1,胡哲1,宁伏龙1,王延永2,焦玉勇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咸水层毛管力圈闭机制及对非纯CO2 封存效率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余健1,2,房莉1,2,方凤满1,2,支俊俊1,张平究2,李冉1,黄振华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徐州高潜水位区采煤塌陷地及其复垦土壤碳变化[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田时锋1,2,周军平1,2,鲜学福1,2,董志强1,2,郑懿1,2,邓光荣1,2,张平1,2(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超临界CO2 作用下页岩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许庆,秦凯,鹿凡,康涵书,侯湖平(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煤炭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植被碳汇变化观测:以徐州为例[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高慧敏1,荆洁颖1,2,李文英1(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光热催化CO2 还原制甲酸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程伟1,2,3,朱卓1,2,3,王文杰1,2,3,王维忠4,雷少刚1,2,3,卞正富1,2(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准格尔旗矿区事业发展中心).腐殖质层再造修复西部矿区退化土壤的生态效应[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马守臣1,王新生1,2,刘赛赛1,张合兵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不同耕作方式对矿区复垦耕地的碳库时间效应和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