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牛乐乐1,2,张必成1,2,贾天忠3,佘雕1,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青海省海西州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与稳定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吴梦瑶,陈林,庞丹波,刘丽贞,刘波,祝忠有,李学斌(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张建军1,2,党翼1,赵刚1,樊廷录1,2,王磊1,李尚中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形成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张泽洲,王冬梅,李梦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干湿交替程度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蒋严波1,2,凌忠2,韦献东1,2,尹建明2,凌威2,王凌晖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枫香耐铅性及土壤修复潜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董达,王宇婕,姜培坤,吴家森(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炭基肥和竹炭对土壤氮素淋失和微生物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李柳阳1,2,朱青1,2,刘亚1,2,廖凯华1,2,赖晓明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气象因子的长三角地区农田站点土壤水分时间序列预测[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冯梦蝶,陈展鹏,何丙辉,梁珂,张海香,郑颖,毕贇斐,李天阳(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土壤容重水平下喀斯特黄壤分离能力水动力学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曹寒冰1,2,谢钧宇1,2,王楚涵1,强久次仁3,尼玛曲珍3,张杰1,孟会生1,洪坚平1,李廷亮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农牧局).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结构及玉米品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张嘉懿1,汪军红2,程先富1,陈菁菁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降雨对江子河小流域不同农作物措施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刘艳玲,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王海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汉江与嘉陵江源区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魏亚娟1,党晓宏1,2,汪季1,2,张凯辉3,高岩1,李淑卓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水利局).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王著峰1,2,3,王玉刚1,2,3,陈园园1,2,3,冯文婷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施加脱硫石膏对盐碱土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黄娟1,邓羽松1,马占龙1,黄智刚2,杨钙仁1,蒋代华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桂东南花岗岩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大孔隙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辜婧瑶1,2,阳邦戈1,2,魏玉杰1,2,蔡崇法1,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特性差异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吴雨晴1,2,郑春莲2,李科江2,党红凯2,李全起1,李树宁1,张俊鹏1,2(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李其胜,杨凯,汪志鹏,赵贺,焦加国,李辉信(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稻-油轮作下有机替代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多功能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李荣磊1,2,黄来明1,3,4,裴艳武1,2,邵明安1,2,3,4,张应龙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毛乌素沙地圪丑沟小流域沙柳水分利用来源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李文娟1,2,朱凯1,冉义国1,2,冉娇娇1,2,黄平1(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地利用与反季节水位波动影响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唐贤,黄伟濠,卢瑛,李博,王超,董玉清(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赤红壤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铁氧化物特征及稳定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杜雪1,王海燕1,耿琦1,毛建国2,王一格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性能[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杨志成,柯奇画,马芊红,曹梓豪,张科利(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喀斯特地区黄壤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李源,宋维峰,马建刚(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西南水梯田土壤水分特性研究 ——以哈尼梯田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何玉姣,陈婵,朱小叶,陈金磊,方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湘中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密度[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马耘秀1,夏露1,范毅2,高艳艳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省汾河上游水生态环境管理站).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黄土区典型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朱浩楠1,杨勤科1,2,杜朝正1,黄晨璐1,庞国伟1,2,王春梅1,2,朱梦阳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陕西土地集团研究院).基于CSLE模型的巴基斯坦土壤侵蚀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殷全玉1,孟祥瑞1,赵世民2,王玉洁2,王宏2,申洪涛3,刘国顺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无机氮肥配施下洛阳烟田土壤N2O排放特点及其控制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朱龙祥,范昊明,郭成久,金丹,谢立群,马仁明(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省水土流失防控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冻融作用对原状棕壤抗剪强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张博凯1,2,郝鲜俊1,2,高文俊3,秦璐1,2,孟会生1,2,张杰1,2,洪坚平1,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不同有机肥及用量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效磷含量及供磷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 尹嘉德1,2,侯慧芝1,2,张绪成1,2,于显枫1,2,王红丽1,2,方彦杰1,2,张国平1,2,雷康宁1,2,马一凡1,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对旱地覆膜春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碱解氮累积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