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书昆1,张光辉1,2,王滋贯1,王丽丽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沟壑区浅层滑坡和崩塌形态特征与发育临界地形[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吴佩瑶1,秦富仓1,2,董晓宇1,李艳1,孙成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坡度影响下的砒砂岩区裸露坡面水分入渗特征及模拟[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孙美荣1,孙鹏森1,张明芳2,刘世荣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恢复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王俊1,郭金龙2,张永旺1,3,魏瑶瑶1,郑恩1(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相关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李利霞,武桂芝,于宗民,刘耀辉(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大沽河流域农田土壤磷有效性及全磷淋失影响因素试验[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陈林1,2,3,宋乃平1,2,3,杨新国1,2,3,李学斌1,2(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钟彩尹1,崔鹏2,朱帅润1,卿毅伟1,吴礼舟1(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植物根系吸水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徐远慧1,冯璐1,屈媛媛1,李凯1,李梦瑶1,周楠2,徐学选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草年限对土壤性质和入渗性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耿林昇1,李红丽1,董智1,郭建英2,陈新闯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放牧对希拉穆仁草原土壤入渗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王佳妮1,张晓明2,丁树文2,王云琦1,段晓阳2,杨清杰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干湿效应下崩岗土体的裂隙演化及收缩变形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石建周1,刘贤德1,2,田青1,万艳芳3,赵维俊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祁连山中部青海云杉年内径向生长季节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闫代红1,2,吉春阳1,2,何云华3,马亚培1,2,马红亮1,2,高人1,2,尹云锋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清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生物炭与强还原处理对设施蔬菜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陈照明1,王强1,刘晓霞2,林海忠3,何杰3,俞巧钢1,马军伟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N示踪法研究生物炭施用对水稻—土壤系统氮肥去向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陈淑红1,2,刘宇3,刘招2,4,曹林顺5,余玉聪1,2,杨舟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引汉济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基于SPEI指数泾河流域近50年干旱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李皓1,甄怡铭1,张子旋1,王艳群1,付帅1,刘晓明1,甄文超2,门明新1,彭正萍1,2(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减氮配施有机物质对麦田土壤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贾振江1,赵广兴1,李王成1,2,3,安文举1,刘巧玲1,李阳阳1,徐天渊4(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宁夏中部干旱带砂土混合覆盖下土壤蒸发估算[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甘凤玲1,2,苟俊菲1,2,刘春红1,2,唐小九1,2,王迦南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草带宽度对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及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罗晓玲1,杨梅1,李岩瑛1,2,蒋菊芳1,聂鑫2(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NDVI的石羊河流域植被演变特征及其对沙尘暴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李媛1,2,郝鲜俊1,2,高文俊3,杨杰1,2,孟会生1,2,张杰1,2,孙大生1,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素累积及淋失风险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宋凯悦1,2,尹云锋1,2,马亚培1,2,石思雨1,2,周杨1,2,马红亮1,2,高人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梁钰镁,高永,王瑞东,段晓婷,郭鑫(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沙柳沙障腐烂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蒋娟1,2,曾昊3,刘冬冬1,2,车陆禄1,2,张广映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州南太湖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苔藓覆盖对喀斯特林地碳酸盐岩红土剥蚀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曲丽莉1,2,郭红丽3,李盟3,吴芳3,梁音1,朱绪超1,田芷源1,代梦梦1,2,袁久芹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市大丰区堤防管理处).江苏省沿海平原沙土区典型河沟边坡土壤侵蚀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代梦梦1,2,梁音1,田芷源1,郭红丽3,杨逸辉4,李盟3,郭伟5,贺燕子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宿迁分局).江苏省平原区河岸边坡利用方式和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牛香豫,唐国平,顾慧,陈桃,陈晓桦(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流溪河水库流域碳氮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孟泽坤,王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徐颖,谭婷,任劲松,李玉,向彪,朱永乐,汤家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条件下生态缓冲带对氟化物面源污染的阻控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王子轩1,吴发启2,陈科兵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耕作微地形单元对溅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王辰元1,周明涛2,3,胡旭东1,2,章涵2,3(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壤中滴灌条件下植被混凝土水分运移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
孟海,王海燕,侯文宁,赵晗,宁一泓(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重庆笋溪河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植物的氮磷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