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雪茹1,2,刘任涛1,2,赵文智2,3,曾飞越1,2,杨敏1,2(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荒漠草原区土壤动物分解作用对土壤C、N、P、K含量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尚海鑫1,胡春宏1,2,夏军强1,周美蓉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降雨量和水土保持对皇甫川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郑玉昕1,赵兴敏1,朱孟龙2,刘金华1,王鸿斌1,胡吉蒙1,黄鑫1,吴攀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东北内陆盐碱地)重点实验室;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临沭县分局).种稻配施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水-作物系统氟迁移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高利强1,刘莹1,2,王国梁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和天然油松林表层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江鑫,董文财,付强,董亮志,孟雪(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横坡与顺坡垄作模式土壤中水及示踪Br-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余恒1,2,张宇辉1,2,郑蔚1,2,郑永1,2,魏智华1,2,周嘉聪1,2,刘小飞1,2,陈仕东1,2,杨智杰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温对寒潮期间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班春广1,2,左德鹏1,2,徐宗学1,2,董义阳3,王静4,达瓦次仁4(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寒区多源降水产品精度与水文模拟效果评估 ——以雅鲁藏布江流域和拉萨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衣若晨1,申孝军1,2,李松敏1,薛铸1,董建舒1,杨丽霞3,高阳2(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豫北地区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臧俊1,2,彭旭东1,2,戴全厚1,2,刘婷婷1,2,许胜兵1,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多露石石漠化区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的冲蚀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张叶飞1,2,3,李伞剑1,王克勤1,赵洋毅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石漠化研究院;云南省高校石漠化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典型石漠化植被恢复区土壤理化特征及多指标聚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石维1,2,3,王利书1,2,尹海魁1,郭海刚1,程东娟1,2,杨建斌1,黄国铭1,徐治国1,侯梁1(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聚丙烯酰胺改性生物质炭对盐碱化土壤盐分洗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王一心1,冯天骄1,肖辉杰1,辛智鸣2,刘红霞3,孙元博1,刘益辰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不同农田防护林配置结构下玉米水分来源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张可欣1,倪祥银1,2,杜琳1,卫芯宇1,杨静1,吴福忠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杉木和米槠人工林土壤可溶性碳组分动态及其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张超雅1,李鹏1,2,龚倪冰1,赵晨光1,许垚涛1,孟永霞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云贵高原生态系统弹性力评价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徐贵迁1,赵洋毅1,2,王克勤1,2,段旭1,2,李志成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区优先流影响下的土壤力学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唐瑞泽1,汤骅1,宗全利2,冯博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被根系对干旱内陆河流岸坡冲刷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陈功1,刘虎2,魏占民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草原露天矿区劣质土壤水平扩散特征与模拟[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王芳1,查晴1,赵洁2,庞耀悦1,孙骏1,马宇欣1,陈滇豫1,甄晶博1,胡笑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深蓄灌溉对夏玉米农田水分动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水土保持学报》投稿须知[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孙方虎1,方凤满1,2,洪炜林1,罗浩1,余健1,2,房莉1,2,苗雨青1,2,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基于PLUS和InVEST模型的安徽省碳储量演化分析与预测[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冀泳帆1,2,3,贾鲁净1,2,3,杨联安1,2,3,李亚丽1,2,3,董强华1,2,3(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黄河研究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耦合InVEST-PLUS模型的榆林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宋红梅1,2,李廷亮1,刘洋1,黄璐1,杨立帆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我国近20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何茂林1,2,张玉珊1,2,高家勇1,2,吴清林1,2,李瑞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喀斯特区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协同演变及交互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郑志杰1,刘仁燕2,陈宁3,熊兴军3,余辉亮1,4,鄢紫薇1,徐晗1,胡荣桂1,林杉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咸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基离子及碳氮含量对氮添加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姚文艺1,2,焦鹏1,2(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空间均衡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郭海云1,2,王根绪1,2,孙守琴1,2(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氮添加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结构及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杨威1,屈忠义1,张如鑫1,杨旖璇1,贾咏霖2,高晓瑜1,高利华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膜下滴灌制度与生物炭用量对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
黎恩丹1,2,杨勤科1,2,3,庞国伟1,2,3,王春梅1,2,3,杨丽娟1,2,乔冰洁1,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坡度坡长因子(LS)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