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嫚嫚1,国栋1,2,秦森1,冯捷1,代永娟1(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Al、Ni对1Cr9Al(1-3)Ni(1-7)WVNbB合金相变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邹柯1,2,邓春明2,邹俭鹏1,刘敏2,刘学璋2,赵瑞敏3,李顺华3,朱仁波1,高迪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TiB2-SiC涂层的抗氧化性及耐熔盐腐蚀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程涛涛1,2,王志平1,2,戴士杰1,丁坤英2,马祥3(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发动机大修部).SiC晶须对等离子喷涂YSZ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贺志荣,叶俊杰,张坤刚,杜雨青(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处理和循环应变对TiNiZr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李喜德,曹德华,冯新东,张绰,邹浩然,李彬,李菊英,熊烈强,郑晓,杨军胜(武汉轻工大学).Ni-Cr-Cu三元合金电极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王孝国1,马利云2,3(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吕梁学院矿业工程系;全州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系).Ho添加对Al-Zn-Mg-Cu合金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和性能演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庄明祥1,刘永强1,刘波1,王维贤1,龙健2,张林杰2(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TC4钛合金承重框双道双侧不等熔深EBW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孔耀,刘宗德,李斌(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铜基耐蚀合金熔覆层的制备及耐蚀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李光彬1,王曼1,谭广繁1,向茂乔2,张迎春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Li4SiO4氚增殖陶瓷的制备及其与14Cr-ODS钢的腐蚀界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赵晨朦1,伍昊1,张继峰1,朱和国1,谢宗翰2(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阿德莱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Nb含量对Fe0.5MnNi1.5CrNbx高熵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李晓龙1,李峰1,李哲建1,周春生1,钟建2,杨超普1,刘彦峰1,邸友莹1(商洛学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石墨烯负载氯化钯气敏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刘亚1,文九巴1,2,3,李欢1,姚怀1,2,3,贺俊光1,2,3(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固溶温度对Mg-Zn-Gd-Y-Zr生物可降解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代巧1,何爵亨1,周金宇2,陈晓阳1,姜学艳1(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于DIC与Irwin模型的工业纯钛疲劳裂纹尖端循环应变场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闫维亮1,王旭东1,周辉1,2,朱亮1,2(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爆喷涂方法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郝娟1,杨超1,蒋百灵1,杜玉洲1,王戎1,王旭1,周克崧2(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不同磁控溅射工艺对纳米晶TiN薄膜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闫基森1,2,豆志河1,2,张廷安1,2,牛丽萍1,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级深度还原法制备Ti6Al4V合金粉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许峰1,杨莉2,邓长春1,肖颖1,徐虎1,陆凯健3,张尧成1(常熟理工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苏州大学).固溶温度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δ铁素体转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张高翔1,龙安平1,2,肖磊1,熊江英1,2(深圳市万泽中南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一种新型粉末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与寿命预测模型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胡勇,刘飞,王达豪,赵龙志,唐延川,刘德佳,沈明学,赵火平,焦海涛(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市载运工具先进材料与激光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激光沉积AlxTiCrMnCu高熵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石晨晓1,刘元富1,2,张乐乐1,陈德强2,张政1,刘志宏1(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大学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转移等离子弧熔敷Ti C-MoSi2增强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及抗氧化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付秀娟,鲁江,赵严,叶港(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初始织构对差厚板非均匀塑性变形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宫子琪1,武晋1,孙伟1,陈子勇2,聂祚仁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和Y对高铌TiAl合金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杨鑫1,王犇1,谷文萍2,刘刚1,梁淑华1,武涛1,刘世锋3(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电工材料与熔(浸)渗技术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SPS制备多级孔结构钨骨架压缩性能及致密化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代晓军1,杨西荣1,荆磊2,王岚3,程军2,余森2,王昌2,于振涛1,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省医用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纯镁切应力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力学性能、腐蚀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信天缘1,陈炫宇2,张伟1,张伟伟2,覃检涛1,吴璐1,潘荣剑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育部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重点实验室).点缺陷和Nb掺杂对α-Zr弹性模量各向异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王震宏1,2,张立同1,邓鸿章2,陈冬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Ti/Al合金化对U-5.5Mo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陈曦1,张钊1,谢发勤1,马铁军2,李文亚2,吴向清1(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陕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线去应力退火对线性摩擦焊TiAl合金接头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罗骁,杨鑫,黄启忠,苏哲安,方存谦,陈蕾(中南大学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具有微米-亚微米增强结构的ZrB2-ZrC-SiC涂层的烧蚀机理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陈凤华1,石向东1,梁娓娓1,陈庆涛1,姜利英2,张永辉1(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PAN/PANI/rGO/Au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催化、原位SERS监测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 祝世强1,2,3,王克环1,2,魏文庭2,刘钢1,2(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长轴波纹管的差温局部热态气压成形新工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