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庆凯,王栋,杨文宝,韩彦茹,马文奇,魏静(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期施磷对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磷素吸收及土壤磷积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康尧1,2,郭恩亮1,2,3,王永芳1,2,包玉龙1,2,包玉海1,4,那仁满都拉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蒙古高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洋洋1,周清慧1,许骄阳1,陈继豪1,魏鸣2,何伟1,王鹏程1,晏召贵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下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杨富玲1,石杨1,李斌1,杜志烨1,汪梦婷1,廖恒毅1,陈稷2,黄进1(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根系分泌物在污染及沙化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惠进1,2,龙遥跃1,2,李紫莹1,潘瑛1,陈礼强2(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微塑料污染对浮游生物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叶红1,严寒1,2,张芮铭1,3,赵卓群1,2,吝涛1,张国钦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面向低碳城市建设的建筑运行能耗驱动机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魏宁宁1,2,3,母艳梅1,2,3,姜晓燕1,2,3,贾昕1,2,3,高圣杰1,2,3,蒋燕1,2,3,靳川1,2,3,韩聪1,2,3,查天山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毛乌素沙地油蒿-杨柴灌丛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分配及其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于贵瑞1,2,牛书丽1,2,李发东1,2,张雷明1,2,陈卫楠1,2(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环境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及技术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凤英1,2,廖梓延2,3,潘开文2,张萌2,赵玉林2,3,张林2(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地区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和特有性分布格局模拟及其环境解释[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冯洁1,江聪2,税伟1,朱粟锋3,郭平平1,孙祥1,张永永1,刘橼锰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喀斯特退化天坑阴坡阳坡壳斗科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刘珽,牟长城,王亚辉,杨智慧,李轩男(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透光抚育强度对小兴安岭“栽针保阔”红松林凋落物水文效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吴雪铭1,余新晓1,2,陈丽华1,2,贾国栋1,2,邱云霄1,彭修文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间伐强度对坝上樟子松林下持水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郑慧1,2,薛江博1,2,桂建华1,2,秦加敏1,2,郝杰1,2,陈晓鹏1,2,王常慧1,2,3,董宽虎1,2(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牧强度对华北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短期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超1,董玉清1,卢瑛1,2,3,李博1,唐贤1,邱竞驰1,胡家帅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粤北低山林地改建梯田对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吴炅1,2,3,彭邵锋4,蒋馥根1,2,3,唐杰1,2,3,孙华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基于多尺度标记优化分水岭方法的油茶冠幅提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李璟,周朵朵,陈颂,闫海冰,杨秀清(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关帝山云杉次生林树木更新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关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刘进娣1,马红彬1,2,周瑶1,马菁1,沈艳1,2,李建平1,2,崔鸿娇1,彭文栋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盐池县科技局农牧科学研究所).轮牧时间对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岩1,2,刁华杰2,3,4,董宽虎3,4,王常慧2,3,4,赵威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降水变化与氮添加对晋北盐碱化草地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万艳萍1,赵洋毅1,2,段旭1,2,王克勤1,2,朱梦雪1,卢华兴1,涂晓云1,杜云祥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利局).干湿交替对红河干旱河谷区土壤优先流形成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颖,贾炜玮(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落叶松人工林枝条因子提取和建模[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伟萍1,胡云云2,李智华2,冯雪萍1,李登武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情景下祁连圆柏在青海省的适宜分布区预测[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周煜杰1,2,贾夏3,2,4,赵永华1,2,4,陈南南1,闫瑾1,汤剑秋1,王茜1,刘黎1(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秦岭火地塘真菌群落海拔分布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蒋巧丽,许永久,郑基,俞存根(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披山海域主要虾蟹类时空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庆莉1,王茹琳2,张利平3,韩玉江1,王明田4,5,陈慧6,陈娟1,郭斌7(甘孜州气象局;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达州市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台;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马尔康市气象局;阿坝州气象局).基于MaxEnt模型的川西高原松茸气候生态适宜性与潜在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赵丽1,马骁2,刘宏强1,熊银洪1,郭雪莲1,李丽萍1,董李勤2,张昆1(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木里薹草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水位下降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高鹏1,刘琳1,李瑶1,张丽红1,魏江铭1,赵祥1,杜利霞1,韩伟2(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大同千叶牧草科技有限公司).炭疽病对山西晋北饲用燕麦地上部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焦艳阳1,林煜1,蔡昭莹1,吴蕙明1,杨娟1,吴红淼1,2,林生1,林文雄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技术迭代对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消减效果及作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苏蔚1,宋以刚2,祁敏1,杜芳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几何形态分析的栎属白栎组叶片形态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恒1,杨雨1,王柏杰1,萨如拉1,铁牛1,2,张秋良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燃物燃烧释放PM2.5中水溶性离子排放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贾钰宸1,2,常禹1,平晓莹1,2,常畅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烈度林火干扰下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各碳库储量的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